第 31 章(2 / 2)
终得到了刘道玉的批准,1980年1月,王小村从历史系77级转到生物系78级学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转学成功后,王小村很快就补上了生物系欠缺的课程,成为生物系学习成绩佼佼者。他创建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与人的超常感应功能研究会,会员最多时有三千多人。
但不久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他都听不下去了,他把全部精力放在野外考察和科研上,时常去神农架找野人,结果有两门必修课考试成绩不及格毕不了业。王小村又去找刘道玉,把自己发表的论文给刘道玉看。刘道玉与武汉大学教务处和生物系协商,最终让王小村顺利毕业,还把他分配到湖北省肿瘤医院下属的湖北省肿瘤研究所。必修课没及格还让毕业这在武汉大学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王小村之后,武汉大学又出了一个入校不听课,上学不要老师的怪学生彭富春。彭富春1963年出生于湖北沔阳(沔阳后改名仙桃)。1979年以最小年龄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老师问他不听课上大学干什么?他说老师教也是读、自己读也是读,而且读得更好。老师又问他为啥不在家读,彭富春说家里没有图书馆,不然他就在家读,还能省路费学费生活费。
彭富春进武大后最开始读诗歌,接着读诗歌理论,接着读文艺理论,读哲学,读美学,但就是不去听课。刘道玉认为只要考试能及格,学生不想上的课可以不去上。刘道玉还特别提醒中文系领导,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理解他,尊重他,保护他。只要他的追求和选择是健康的,就让他像野树一样自由生长吧。
易中天是1981年武汉大学中文系的代培硕士毕业生,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必须返回生源地新疆工作,刘道玉看重他的才华,层层争取,甚至找到了教育部。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武汉大学用?个本科生的名额交换他留在武汉大学任教。导师胡国瑞告诉易中天,当年他希望就此事约见校长,刘道玉在电话里说:“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拜见学者,没有学者拜见官员的道理,我去看胡先生。”
“嗯,我明白了,听上去,武汉大学确实不错,那你为什么要我报考中文系呢?”慕仲兰有些不解地问柳原。
“因为,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你可以遇见许多优秀的同龄人,与他们在一起,你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并感受到自己日新月异的变化。另外,我觉得你挺适合学中文的,你学中文的话,以后肯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最后,就是你学中文的话,我们两个以后一定会有许多共同语言,在事业上也好互相帮助。”柳原脸上流露出一丝被人窥破心理后不好意思的神情。
“听说大学的一个系下面还分好多专业呢?那我学什么专业好?”慕仲兰进一步追问柳原。
“和我一样,学中国古代文学吧,我觉得这个专业挺好的,越学越有意思。”柳原双眼闪着夺目的光。
“好吧,我知道了,等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再看学校老师怎么说吧。”慕仲兰心里是想学物理或者数学的,但又吃不准到底哪个好,同时,觉得柳原说的和自己的某些想法有些重合,便不置可否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