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何去何从(2 / 3)
开了这口,一时间令她又惊又喜。
“傅大哥,这样会不会太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这几日我观察下来,觉得你是块习医的料,资质好又认真,更重要的是能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将来许是个好大夫。但先跟你交个底,如今仁春是家父掌门,收你为徒这件事得他同意。我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收你,但我会尽力。如果不行,你们留在仁春堂帮忙这件事我还是可以作主的” 家里那严格的老父亲,自他有印象以来就没见父亲看几个人顺眼过,傅博想说还是先把赵延曦的期待降低些,以免结果不如预期。
“没事的,无论结果如何都还是要多谢傅大哥”
“至于姿姿,我看她跟杜仲配合的挺好,要不让她留在仁春堂? 寿山离这也就半天多的车程,偶尔下山还是可以来探望探望”傅博下意识觉得姿姿留在仁春堂较为妥当,也就如此提议。
“也好,都听傅大哥安排”漂泊了两年终于看到黑暗尽头处的一丝光明,赵延曦心情放松了些许,屈膝一礼,收拾行李去了。
“什么? 要出门远游?”李书的姨娘看着一脸兴致盎然的儿子,茫然不解这到底又是演哪出。
“中八啊,这出门远游可不是小事,功课耽搁了可怎办,不是明年春天要考省试了吗?”金翠花,也就是李书的姨娘,很快就从儿子天外飞来一笔的想法中反应过来。对这每天说一出唱一出的儿子,已经没有太多事情能让她惊讶到反应迟缓。
“姨娘,都说过别老叫我中八。圣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远游就是特地为明年省试准备。毕竟考题大多是治国策论,不出去走走一切皆是纸上谈兵。再说,爹省试都还没中,为人子需得替他脸面着想,不如趁年轻走得动的时候多走走。姨娘,实不相瞒,十年磨一剑,这些都是为了日后为官准备,当官还是得心怀百姓知民间疾苦,否则枉为读书人”这少年编得口沫横飞,头头是道,差点没把四书五经都拿出来朗诵一遍。
中八是李书的字,李家这一辈排行老大的叫中一,行二就是中二,李书行八,也就是中八。这李家孙子辈的字可是大有来头,原来李书曾祖父的堂哥曾为官位及三品,是贞庆国响当当的能臣,李氏宗族都以此为荣。但不知道是风水不对还是怎地,李家近三代连个贡士都孵不出来,很快就家道中落了。李书的爷爷父亲大伯们乡试几乎都考了三次以上才中,大伯今年已经是第九次考省试了,因此李家上下对孙子辈的期许特高,才会中一中二的一路排下去。
李书一脸 ‘诚恳’的看着金翠花,大眼睛一闪一闪,那模样说多乖巧就有多乖巧,学堂的老夫子看他这模样大概又要欣慰地夸他有远见,孺子可教也。
金翠花可不吃这套,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她清楚得很,说的比唱的好听,十二三岁就辩得一群屁孩一天到晚对着他大喊受教了,夫子也被他那口才迷得晕头转向。
“儿子啊,你已经延了省试三次了,这不会又是你拖延的伎俩吧?”
一针见血
李书眼皮跳了一跳,心想姨娘怎么越来越难哄了,得换个战术。他起身绕到金翠花的后方,不轻不重的开始替对方按摩肩膀,揉两下捶三下,温声道 “姨娘多想了,可记得儿子八岁那年便发下豪语要重振李氏门楣? 这几年儿子也看到爹苦读不懈,为的就是想让爷爷看见。儿子也知道咱这房是庶子,只能比大伯那房更努力才能出人头地,更何况儿子还是庶子的庶子。姨娘你放心,儿一定日夜苦读,光宗耀祖让您享福”
女人怕的就是信了男人的嘴,金翠花初时还全面戒备,肩膀绷得紧紧的,这一揉一捶加上温声软语,慈母心早就泛滥到不行。
“你要真这么想,那就跟你父亲打声招呼去吧,姨娘也不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