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淮扬(2 / 3)
再一次地扬州与炒饭同登历史,也许这就是扬州炒饭为什么是扬州炒饭。”
“碎金饭出现在隋炀帝的御膳里,这或许说明在那个资源不发达的时代,蛋炒饭是贵族才吃得起的,这是因为‘炒’需要满足的条件在那时还是稀缺资源。
一直到了宋朝,冶铁业大力发展,铁制生活用品在市民阶层流通,这其中就有做蛋炒饭需要的铁锅。
而在宋代以前,炊具多为胎体厚重的铜器、陶器,导热性能较差升温也慢,不适合进行炒这种烹饪方式。
了解过‘南海一号’的朋友知道,这艘八百多年前的南宋古船中除了十几万件名窑瓷器外,还发掘出大量铁锅,看来咱们的铁锅在当时还是出口海外的畅销品啊!
同时宋代榨油技术得到了提升,由石舂榨油进阶到木榨油,植物油产量增加,老百姓做菜放得起油了。
九百年前的著作《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汴京酒店提供的一长串‘茶饭’名单,其中就有炒兔、生炒肺、炒蛤蜊、炒蟹。如此我们看到,北宋时平民百姓已能吃到铁锅里加油的小炒了!”
“大家要知道啊,在‘炒’普及之前的漫长时期里,受限于锅具燃料等条件,中国烹饪方式里占据主流的是煮蒸烤,小炒的美味只有少数人才享用得到。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达到一个巅峰,厨师们将‘炒’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传承至现代,炒菜在国人的餐桌上已稀松平常。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烹饪体系中‘炒’的比重会有中餐如此之大。”
老王咧嘴一笑,“所以啊,咱们的中餐厨师,常常是在燃灶边猛火颠锅,甩着膀子淌着汗,比不得他们法餐厨师那么优雅,哈哈哈~”
“从一千四百年前的‘越国公碎金饭’到现今有着制作标准的扬州炒饭,岁月流转中,炒饭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迁徙南下,也随着无数讨生活的华人飘洋过海,走向了世界各地。在加入当地特色食材后,发展出各具风情的泰式炒饭、印度炒饭、越南炒饭、秘鲁炒饭,乃至加入热狗肠和油煎面包块的美式炒饭,而日式蛋包饭是鸡蛋和炒饭的另一种诠释。
炒饭已然是大众食物,继而在一些人眼中不上档次。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炒饭江湖,世情人生。
炒饭,它可以就是鸡蛋米饭加小葱的简单便宜,也可以是荤素搭配后菜饭合一的细切精制;它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家常便饭,是不浪费剩饭冷菜,爱惜粮食的节俭生活智慧;是城市里夜市小摊上十块钱一份的快捷选择,在街巷里升腾起的烟火气,温暖了劳碌奔忙一天的人疲惫的心;是经大厨之手后端送上桌的佳宴名馔,席上招待宾客的友好热情。”
老王心里自觉这段升华语演讲得不错。
还剩最后一道大煮干丝了。
老王一鼓作气,“一位优秀的中餐厨师,需有颠锅掌勺的火候,还得有一手刀工花活,这两门功力需要累月经年的磨砺才能练成。
淮扬菜可谓将这刀工花活体现得淋漓尽致。常作为炫技展示,让人们惊叹的文思豆腐自不必说,就眼下这道大煮干丝也颇费刀工了。”
“一块扬州白豆干,用刀横批成厚薄均匀的二三十片,不能破了散了,再切成粗细均匀的丝,有个标准,这粗细啊不能超过了火柴棍。”
老王低头细看,“嗯,这份干丝切得合乎标准,只是辛苦后厨的砧zhēn板师傅了,每天要切大量这样的干丝,得有持久耐力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啊。”
摄影小李也很有耐力,耐着饿扛着机器拍摄,构图取景。
餐盆浅盛清金汤,干丝码成宝塔状,覆以红火腿丝,再点缀青菜心,剔了线的莹白虾仁相映其间。
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