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修书(2 / 3)
颜顺安,赵宝琮便将钱粮司的司银陈敬周叫了来。她刚刚说了个大意,陈敬周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洪亮,“陛下,国库空虚,银饷不足,臣也无能为力啊!”
赵宝琮被顶得一滞,但还是耐下心来,“朕知道国库存银不多,但修护储经阁的藏书也是当务之急,它一个书阁也用不了太多的经费,你从内宫中稍微削减一点,再从税课司那里协商一些,也就凑出来了。”
“陛下登基之后厉行节俭,内宫的份例已经削减很多了,几位太妃娘娘的月银较之陛下初亲政时已经少了三成。”陈敬周细细道来,“税课司的税银虽然涨了不少,但那笔银子都给夏秋治水攒着呢,一笔都不敢动,再说土工司和水利司在苍澜河筑堤,也一直在从这里支出银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臣实在是不敢透支啊。”
陈敬周说的不无道理,赵宝琮也犯了难。两人沉默了一阵,赵宝琮才从桌案上拿起一本折子,在手心里敲了敲,“朕看你钱粮司和吏司半月前上奏折,说要给京官每人每月增发五十两白银的俸禄,是吧?”
陈敬周称是。
“先等一等吧,这笔钱先批给储经阁。”赵宝琮吩咐道。
“陛下不可,官员按例每三至五年便要涨一次俸禄,若此番克扣,恐怕有违规制。”陈敬周当下便反驳道。
“朕何时说了克扣?”倏地,赵宝琮的脸色便阴了下来。
有些臣子当真太过放肆,这一句话未及说完,便武断反驳,好似她这皇帝说的都是屁话一样。她还没治陈敬周的罪,这陈敬周倒是将克扣银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了。
既然如此,那便不要怪她较真了。
“又没有说不发,不过是等一等罢了,这就等不得了?朕怎么不知京官缺钱缺成这个样子?”赵宝琮凉凉道,“吏司规制确有给官吏定期涨俸禄这一说,然而并不特指京官,而是大梁所有官员。怎么到你嘴里,这笔钱都成了单单给京官的钱了?”
陈敬周此时反应过来失言,低着头不敢说话。
“州县小吏,不乏有拖了几个月银饷的,有的衙门自己养鸡种菜以供用度,有的衙门年久失修,连房子都塌了。”赵宝琮倚靠在椅子上,居高临下地看着陈敬周,“这些地方,银饷都发够了吗?该涨的都涨了吗?”
陈敬周眼珠一转,闭口不言。
一股郁气涌上来,赵宝琮又压了回去。京官基本上都是各个世家的代言人,吃穿用度有家族帮衬,向来是不会亏待的,再说西京是天子脚下,银饷没有一次拖欠,相比于那些穷山恶水之处的无名小吏更是不知强了多少。纵使如此,有些人也还是贪得无厌,恨不得让朝廷将俸禄涨个好几倍,若问,那便是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再多的钱都不够用。
这陈敬周也是个滑头,他自己身居司银一职,不知将多少来路不明的钱银通过钱粮司的账收入自己囊中。赵宝琮知道那大概都是各路州县孝顺给他的银两,反正只要不动国库里的钱,她也暂时不会动他。至于这动不动就涨的俸禄——反正用的又不是他陈敬周自己的钱,不过是大笔一挥,便能给京中各位大人做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陈敬周也不会涨多大数额,今天增几分明天添一厘,都是些无足挂齿的小数目,料想皇帝也不至于为这点小钱问罪,他便愈发将这权力摆弄得风生水起了。
“储经阁的经费尽快到账,不得延误。”赵宝琮淡淡道,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好话赖话她都与陈敬周说过了,具体该怎么做想必陈敬周也该清楚了,此人算是个官场的老油子,会识时务的。
待解决了储经阁和钱粮司的事,接下来,便该想想该如何入手科举了。有了经典,还应该有熟读经典的人,如此才能编撰出合理的试题。赵宝琮原本是想将这个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