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清让,你给我出来。(1 / 3)
万木春里头热闹非凡,推杯换盏间传递出来好多消息。
舞台上锣鼓家伙准备就绪,看那阵势像是要有一场难得的表演,看客颇显兴奋,起哄笑闹声一浪盖过一浪,隔壁桌仍旧谈兴正浓。
“如今于参政总算混出头了,你我兄弟也指日可待了。”
“是啊,到底背后有人好办事啊,咱们也都跟着沾光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十万贯不是小数,于参政也是费尽了心力才筹集的吧。”
人多的地方就会谈论是非,这是非最终离不开钱,果然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勾着别人吐实话,而有的人呢却肚子里憋不住话。
“此言差矣。”江大人胖胖的脸上泛起油光,“十万贯而已,区区小数,对于大人而言不在话下。诸位不要忘了,咱们大人之前可是在江南任职的,那边同我们这边可大不相同。所以说啊,能积累的时候就赶紧积累吧,谁还嫌钱烫手呢。”
众人纷纷点头,深表赞同。
檀清让的手指在桌上轻点,听着这些人的七嘴八舌,大致将来龙去脉猜了个七七八八。
谢宁压着火气道,“照他们的话说,这于廉清和李珉周是串通好了的。”
檀清让点点头解释,“和我们之前猜测的截然相反,不是李珉周所为,而是李珉周在位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替于廉清铺路。”
谢宁表示赞同,可是又有些想不明白,“他都已经引咎辞职了为何还要替他人铺路呢?十万贯不是小数目,难道不怕旁人看出来自己被连累吗?”
“所以,问题应该出在于廉清身上。”丞相的手指停顿了一下,“要么是被他逼迫,要么就是忌惮他背后的势力。”
“这背后的人又会是谁呢,这么令人闻风丧胆?”谢宁不明白,托着腮冥思苦想,脑袋里纷纷乱乱过了一遍朝堂上的那几十张脸,倏然想起一个人,眼神不由自主看向丞相。
檀清让立刻察觉,哼道,“他不在朝堂,若还能有这通天的本事咱俩还能坐这儿吗?”
谢宁觉得有道理,点点头不问了。
丞相却有些怅然道,“想当年这于廉清也是难得的人才,此人科考成绩斐然,也是当年陛下选拔的一批优秀人才中的佼佼者,陛下对他十分看好,同臣聊起过多次。之后便想让他发挥才干派去了江南富庶之地,于廉清到了江南大刀阔斧,将那边的经济提升了一大截,得到了陛下的夸赞。”
却不承想竟是这般货色。
“那为何又将他下放到榆次了呢?”谢宁不明白。
檀清让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道,“瞧,连你都觉得他是被贬斥来的,问题就出在这‘贬斥’二字。”
“怎么,不是吗?”
丞相无奈地摇了摇头,“能屈能伸是为君子,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朝廷的官员拿着朝廷的俸禄去哪里都是一样的,各地情况不同,哪里有伯仲之分。恐怕于廉清也是你这样想的。”
“其实当时陛下调他过来之前正好赶上‘捐监’一事,所谓捐监也就是不走科举,专为富庶子弟一条仕途之路,当然朝廷也可以有些收入。这并非本朝先创,自古这捐监的惯例就存在了,所谓公平便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檀清让向谢宁仔细解释,手指复又一下一下敲击桌面,“但是后来‘捐监’便走了样,有失公允闹得沸沸扬扬,成了无能之辈入朝为官的捷径,陛下便下令将这捐监改了形制,从原先的捐钱改成了捐粮,朝廷不为挣钱,却是要为百姓谋福祉,而于廉清真是那一批官员中脱颖而出。”
“陛下欣慰,高兴之下便打算重用他。将他调任榆次也是为了锻炼他,之后如果他仍旧能做得不错便调回京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