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 66 章(1 / 3)

加入书签

只是这《朝闻速报》的劣根性,谢承宸已经“颇有感触”,已经做好准备《朝闻速报》会从谢承宸已知的,那个居然敢谋害谢承远的保姆自称的贤王一脉开始说起,他甚至还无奈的想着,不就是吊胃口么,他被吊着吊着,也就习惯了。

他没想到《朝闻速报》的编辑这回居然这么有节操!简直要被他感动了有没有!开篇就告诉了谢承宸,在这么多年里,陆陆续续被发现处理掉的前朝六脉,到底是那几位前朝皇室的后裔。

当初前朝末帝可是仗着自己乃是嫡子,剩下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兄弟,都被他处理得差不多了,没有别人可选,才当上的皇帝,剩下的弟弟们,除了末帝的表姨生下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贤王,只比末帝小六岁,其他的弟弟,至少比他小十五岁。在后世传说中,贤王之所以能得以保全,还是因着他母亲跟末帝有些不清不楚的。

末帝自己的生活奢侈无道,对兄弟们却十分吝啬,除了贤王作为他的遮羞布,在成年后被他封王,搬出宫去,其他的几个小弟弟直到前朝被推翻,末帝被他准备亲自帮助“守节”的侍女扼死,都二十五六了,都一直没能得到什么像样的封赏,要不是末帝的臣子各有打算,穷得都没钱逃到京城外,更不用说一直能找到人手,流毒于百年之后了。

只除了贤王,其他几位都没有个正式的封号,事急从权,也就按年齿序位,分别有了仁义礼智信的王位,在前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悲惨背景之下,这些封号显得几乎有些讽刺了。不仅仅如此,比起走过正式仪式的贤王,他们还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

但好处也有一桩,贤王年纪大,势力也远远超出他们,成了当时割据的其他势力的重点打击目标,受到的创伤也是最重,暗中留下的势力也是最为单薄的。

描述了一番前朝末年的旧事,《朝闻速报》甩出了个惊人的数据,前朝六脉,贤王与义王这两脉,已经确定绝嗣,再无后人。贤王同胞弟,被人怀疑是末帝之子的信王,这一脉只剩下一个后人,还是个天生断袖,眼看再过二三十年,也要绝嗣了。

但《朝闻速报》却没有继续说明这板上钉钉绝嗣,再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三脉如何如何,而是转而说起了仁王这一脉。大衍朝这么多年来,统治一直算得上稳固,就算乱象刚起时,还没等人浑水摸鱼,元朔帝就横空出世了,根本没给这些人发挥的机会。只要谢承宸不作死折腾,元朔帝的改革成果持续下去,可以想见百八十年内,也没有他们什么发挥的余地了。

在这种前提下,前朝的后裔们也分化出了不同的倾向,有想要推翻大衍,竭尽全力恢复自己皇室身份的,也有恐惧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想要安定度日的。

这些人忍不住想到,历朝历代就算是为了面子,都会从前朝后嗣们挑出两个代表,给他们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可能头一两代会受人提防,但百多年过去,没人想要恢复前朝的时候,他们跟一般的贵族区别也不大了,有爵位在,后嗣们过得也舒坦,哪里需要像现在这般遮遮掩掩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哪天一个不妥,就是抄家灭族的滔天大祸。

这仁王后嗣一脉相传的身体不大好,连着两任家主早逝,追随者们也不知流散到何处了,隐秘也没留下多少,只是知道自家是前朝皇族直系后裔——仅仅如此罢了,还整天为此担惊受怕的,如今整个家族也就剩下五口人,两个女儿不知道家中过往,两个儿子里,知道隐秘的父亲也就告诉了长子而已。

这位心大的父亲想法其实很简单,他们在当地算是有名望的士绅家庭,日子过得也不错,一家子人的身体都不怎么样,何必让更多的人担惊受怕呢?只是被告知秘密的长子,可能就不是那么高兴了……不过他父亲表示,这算什么,他不也背负着这样的秘密,过了这么多年,还一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