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老子不干了(1 / 3)
凑巧的是,史可法在崇明还碰上了到崇明岛筹粮的苏松巡抚祁彪佳。这一年刚开春不久,整个苏松就遭遇了蝗灾,先旱再涝再蝗,已经让这个苏松巡抚一下子老了几十岁,走路的时候都有些弓腰驼背。
看到史可法之后,祁彪佳头一件事就是大吐苦水,原本富庶的苏松之地经过三年的大灾下来已经成了人间炼狱,尤以太仓等地为甚。在祁彪佳的全力救助下,百姓易子而食的事还是数不胜数,往年还能劝富户捐一点,但连续三年下来,富户也顶不住了,苏松一带破产的地主不比破产的作坊主少,很多地主都是不种地了,携家带口拿着攒下的银子往南京逃,只等灾过了再回来招纳佃户重新耕种。
如此一来,祁彪佳唯一的希望就是崇明。
祁彪佳的到来倒是激起了史可法考察崇明农业的兴趣。崇明是江心岛,基本不受苏松蝗灾的影响,史可法和祁彪佳走在崇明田间的时候对方涛的评价又高了一层:此子不但是打仗的好手,民政方面也是一点都不差;尤其是在庄园内兴办各种学校让史可法和祁彪佳大为赞赏。虽说这些学校都是学手艺,但好歹给了流民一些安身立命的营生,消除了不稳定因素。当然,这只是两个读书人眼中的崇明。
为了洗脱各种嫌疑,史可法到处乱转的时候招财选择了回避,东莪被多尔衮带走了,可女儿留下了,招财乐得整天逗女儿玩儿。等祁彪佳找上门来的时候,招财直接展现了自己的“执行力”:妹子和妹夫怎么交代的,他就怎么去做,不折不扣。招财提出的建议是,粮食可以给,但不是白送。苏松的青苗不是给蝗虫啃光了么?崇明还有!崇明可以提供
足够的粮食给苏松赈灾,但苏松治下的田地必须种植崇明提供的棉秧和稻秧,并且在收获之后只能按照方家开出的常平价卖给方家。
这个提议祁彪佳表示赞同,史可法想来想去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够“伟大”但也合乎人情。毕竟招财的解释是如今方家有兵,如果无偿提供粮食的话,会被有心人误以为收买人心图谋不轨。这个理由比起“财政吃紧”更能说服两个读书人。
到最后,史可法没在崇明查出一丝半点蛛丝马迹,反而将崇明的生产模式汇总成册递送京师并且大为赞赏。京师内无数人翘首以盼的参劾奏疏结果成了方涛的金子招牌,这让很多人顿时气沮。
时间就这么过去,就在方涛渐渐被人淡忘、准备启程回崇明的时候,一件谁都没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也就是在龙抬头之后,朝堂上突然风向陡变,原本被人淡忘的方涛又被有心人提了出来。完全没有征兆地,先是几个御史挑头,然后对方涛开始了舆论围攻。围攻的方式也挺特别,绕开了方涛的辽南之战,铆足了劲儿去说方涛历次出征时“邀宠市心”的地方,将方涛描绘成一个“有计划”“做大事”的人物。
本来方涛倒也可以直接用老办法回击,可这一次人家都是调查的很清楚,也没有直接说方涛如何如何,而是从字里行间暗示。事件随着一份奏疏而发展到顶点:那就是方涛与青甸侯刘媱之间的地下恋情曝光,青甸侯未婚先孕有失妇德,方涛则是目无尊卑有悖人伦。这两条在这个时代算是大罪。
方涛没法反击,因为人家说的都是事实。
事情过了三天之后,远在中原的黄巧娥却给方涛发了一封电报,也不知道
她用的是什么法子,居然查到了幕后主使:陈新甲。
“陈新甲这老东西疯了?”方涛捏着手中的电报很奇怪地问道,“他还靠我这战功受了褒奖呢……他是新出头的尚书,在朝廷势力又不甚大,这个时候搞我不是再拆自己的外援么?”
身边的前田桃道:“除非他能找到一个比你更合有意义的支持者。你看后面,万岁让他负责跟鞑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