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针锋相对(1 / 3)
刘弘道仿佛故意卖关子似的,端起酒杯道:“诸位先饮此杯!容在下待会儿再说。”
冒襄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冒襄迫不及待地问道:“刘兄就别藏着了!我等自小就被灌了一脑袋的四书五经,可就等着刘兄这一肚子学识哪!”
刘弘道一怔,旋即哈哈笑道:“冒公子客气了,不是在下故意卖关子,而是这些话若是不斟酌斟酌,传出去乐子就大了!”
方以智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刘公子明说吧!”
“好!”刘弘道点点头,“撇开权臣谋逆不说吧,直接说这匪寇。啸聚山林,占山为王,结寨聚众,打家劫舍者,不过是一般匪徒。这些人时而剪径道路,时而聚合作恶,不得手,便立刻溃散,日后再来报复,得手,则掳掠一空,扬长而去。这等匪徒的危害,不过州县之内,按其人数多少,最多不过千余兵马则可剿灭……哦,当然不排除地方千户养贼自重,或者官匪勾结。”
陈贞慧问道:“因何而成流寇?”
刘弘道解释道:“若地方富庶,打劫一阵,逍遥一阵,不多时,地方上又重新聚敛了财富,这些匪徒自然窝在山里慢慢等着,今日打劫东头,明日打劫西头,如同养猪一般,肥一头,宰一头,却始终留在州县之内,太平盛世时,这种匪徒最多。若到了灾年,地方上劫无可劫,这些匪徒只能四处流转了。百姓之中若有食不果腹者,亦是揭竿而起,实际上,求的不过是温饱而已,只是大灾之下赤地千里,此州县不得食,彼州县亦不得食,数十万饥民只得辗转千里,为歹人所裹胁,变成流寇,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而沿途百姓亦在饥寒交迫之下,不得不从了贼人。现如今陕西的流寇便是如此,此等流寇,国之
大害,可在如今看来,只要剿抚得当,扑灭也不过一两年的功夫。”
“那……真正祸国殃民的……是哪一种?”冒襄问道。
“只一条,家祖称之为‘信念’!”刘弘道认真地说道,“裹胁乱民四处流窜的永远只是流寇,就算其手下忠勇之士再多也没用,可只要做到一条就足够让原本乱哄哄的流寇发生质的变化,那就是信念!诸位不妨想想,为什么历代造反的总是强出头的椽子先烂?陈胜吴广如此,赤眉绿林如此,黄巾如此,瓦岗寨如此,黄巢如此,王小波李顺如此,韩山童如此……原因就在于,他们造反,只为吃饭,只为自己的权势,却没有给百姓任何承诺,更没有让百姓获得值得他们卖命的利益!可后来者不同,譬如‘等富贵、均贫富’,这句话一喊,百姓们就知道了自己即将获得什么好处,哪有不亡命而从的道理?如今西北流寇只知道四处裹胁,八方就粮,却没有从这根本上花功夫,朝廷大军一到,自然土崩瓦解!”
“这……是不是太简单了?”陈贞慧犹豫地问道。
“不,一点儿都不,而且,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刘弘道肯定地说道,“流寇、反贼可以登基称帝,可以设置百官,这些只要反贼头子自己觉得过瘾就行,只要朝廷元气恢复,平定起来也快。但是有一种情况却是毒瘤!家祖在书中说,反贼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信念!反贼自己称帝,十个八个都行,大不了他们自己打自己,但是反贼一旦将攻占之地的田地均分,让百姓们都拿到了土地,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然后轻徭薄赋步步为营,那才是贻害无穷!他们给了百姓希望,百姓为了不让自己的好日子破灭,只能往死里支持反贼!”
“对啊!”方以智击掌道,“如今陕西的流
寇不也是如此么?他们只会裹胁乱民四处流窜,后方又没有稳固的粮饷来源,所以虽然又是聚众百万却不堪一击!”
“可若是……”陈贞慧迟疑道,“若是万一有哪个人向反贼提议……设置州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