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退兵十里(1 / 3)

加入书签

对于朱高炽和道衍而言,炸药包本身其实并非稀奇之物,毕竟在当时的大明,火器已然十分发达,就连地雷这类武器都已存在。真正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王珏在北平被围的艰难处境下,竟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大批量制作火药,并且还能如此灵活地运用火药。

月明星稀之夜,李景隆在听完麾下将领的军报后,与众将商议了一番次日攻城的具体细节,随后便令众将回营休息,自己则独自留在营帐中进行复盘。毫无实战经验的李景隆怎么也没料到,原本以为一场简简单单的攻城战,竟会演变成如今这般胶着的局面。起初,大军一路北上,并未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便顺利抵达了北平城下。他本以为是燕军畏惧大军的威势,拿下北平、擒拿燕王一家简直是手到擒来之事,却没承想如今双方竟然僵持不下。想到陛下屡屡催促,李景隆不禁有些后悔当初贻误了战机。

耿炳文大败之后,作为建文帝心腹的李景隆可谓是临危受命。经黄子澄举荐,他被建文帝任命为大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征讨燕王朱棣。出发之前,建文帝还亲自在江边为他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并赐予“便宜行事”之权,显然对李景隆以及朝廷的这五十万大军寄予了极大的信心。建文帝还曾特意嘱咐李景隆:“朱棣毕竟是朕的亲叔叔,只要能生擒便可,切勿轻易将其杀害。”

随着大军一路北上,李景隆发现燕王朱棣并不在北平城中,而是亲率部队去救援永宁了。意识到北平城兵力空虚的他,当即便率领大军径直扑向北平城。虽说燕王不在,但北平作为燕王的根基所在,其家眷子嗣皆在城中。攻克北平意义重大,而且若能俘获其家眷子嗣,也可迫使燕王就范。大军经过卢沟桥时,李景隆见桥上并无守兵,不禁喜形于色,暗自思忖:“燕王连此桥都不守,看来他确实是无能为力了。”

李景隆对朱高炽也略有了解,毕竟二人说到底还算得上亲戚,也曾都在南京待过一段时间。想到是喜好安静、厌恶活动且熟读经史的胖子朱高炽在主持北平防务,李景隆心里愈发高兴,只觉得北平城已然是囊中之物了。

满心欢喜的李景隆随即下令大军攻打北平城,可没想到燕王世子朱高炽早有准备,部署得极为严密,仅凭万余守军便依托坚城顽强抵抗。即便如此,双方兵力悬殊实在太大,交战伊始,都督瞿能就率领千余精骑杀入了张掖门,眼瞅着就要拿下北平城了,可惜李景隆的后援未能及时赶到,瞿能只好停止进攻。李景隆哪能容忍别人抢去这头功,直接下令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燕军也因此得以喘息。朱高炽在道衍的建议下,连夜命人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后,待到次日,李景隆的大军便无法攀城进攻了。

李景隆本以为朱高炽兵力稀少,只要自己连日攻城,不断消耗城中兵力,早晚能拿下北平城。他料定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燕军只能守城不出,却不曾想朱高炽竟然敢派出死士夜袭大营。虽说此举并未起到太大的实质性效果,但也使得自己和麾下将士无法安稳休息。这一天的攻城战下来,李景隆已然疲惫不堪。攻城的士卒本就有些怯战,又毫无实战经验,而且还是从各地抽调而来,各部之间协调不佳,再加上精神不振,导致大军如今的士气极为低迷。李景隆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多思无益,自己率领着五十万大军,对方朱高炽不过万余人,就算是慢慢磨,也能把北平城磨下来,还是先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再继续攻城吧。

李景隆刚睡踏实,就被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惊醒,他急忙起身穿戴盔甲,喊来帐外的士兵问道:“发生何事?”士兵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启禀大将军,是燕军又来夜袭了,他们不知道将什么东西扔进了大营,这东西爆炸之声震耳欲聋,点燃了不少营帐,还炸伤了不少士卒……”

李景隆恼怒万分,大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