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老赵的坚持(1 / 3)
老赵小心的放进小匣子,由于经常抚摸,木匣子变得很光滑,自言自语道:“太快了”。
木子的估计是要两年才会有撑不住的大部落投靠大宋,这才大半年就有了,这是第一个,只要有了第一个,以后就会有更多。
按这速度,元昊肯定等不了五年,搞不好两三年就要拼命了,可大宋并没做好准备啊。
朝堂之上要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西北是个无底洞,花钱如流水,幸亏今年是丰年,过几天夏税收完了能缓一下。
西夏的使者又换了,还是老套路,一进京先把前任砍死了,对此东京百姓已经习惯了,毕竟这是人家的传统。
新来的西夏使者老赵还没见,这货见不到老赵也见不到相公们,逼的没招了,在东京各大酒楼里当众说了,大夏国主说了,两国交战生灵涂炭,愿意向大宋称臣,只要大宋开放互市,每年赐少量财货即可。
老赵把所有议和的奏折都丢进了废纸篓,如果是以前他或许会动摇,现在绝不可能了。
议和?一议和前面的所有努力就全白费了,更重要的是,议和就会让西夏喘过这口气,以后等小曦登基了,他们还会跳出来捣乱,为什么要把这个大麻烦留给儿子?
老赵铁了心要跟李元昊耗到底,即使不能彻底耗死他,也要把他尽量耗残,自己做恶人没关系,要给儿子尽量留一个宽松的环境。
赵祯突然理解汉武帝了,穷兵黩武是汉武帝的主要骂名所在,可汉武帝的穷兵黩武给整个汉朝留下了安宁的北疆,如果没有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匈奴一直威胁着大汉朝,能安心休养生息吗?
正在暗暗咬牙给自己打气的时候,任守忠跑了进来,“官家,杨大帅急报,相公们到垂拱殿了”。
赵祯一惊,事实上杨大帅从来没给朝廷发过急报,这也是朝廷对杨大帅信任的原因之一,似乎只要老杨守在北边就永远平安无事,但现在老杨发来了急报……
快步走进垂拱殿,两府相公们都到了,老赵气都
没喘匀就问到:“杨帅的急报呢?有何军情?”。
相公们都在,一个个脸色各异,表情很是精彩,更让老赵心里七上八下的。
老相公把老杨的奏书交给任守忠,老赵忐忑的打开一看,“混账!”,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皇帝陛下失态了……
太扯淡了,木子留在辽国了,或者说辽国把木子留下了……
一个大国把另一个国家的使者给扣了,还能再扯淡点吗?
副使马匀带着所有人回来了,唯独把正使丢在了辽国,现在木正使光杆司令在辽国上京,连个佣人都没有,杨大帅马上动用军中急报把消息带了回来。
老相公苦笑道:“一起送来的还有辽国的国书,上面说木子本来就是辽国人,现在已回归故国,为了表示对大宋替他们寻回木子的感谢,承诺永不加岁币”。
没等老赵说话,刚赶来的枢密使韩琦破口大骂:“俺去他奶奶的辽国人,去他奶奶的不加岁币,木子怎么就成了辽国人了?我……”。
有大臣劝道:“韩大人,注意大臣体统”。
韩琦大怒,:“体统个屁,木子在庆州大胜西夏人,西路军天下闻名,后来又平了相州兵变,辽国人哪会不知道?你们把他打发到辽国,辽国皇帝不看上他就怪了”。
大臣反驳道:“当初不是都同意让他去的嘛”。
韩琦喷道:“是你们一个个同意的,我韩琦可没说话!”。
呃,好吧,众人想起来了,当初韩琦确实没说话。
老赵焦躁的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韩琦回头瞪着皇帝道:“陛下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