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余波(2 / 3)
下的一些民坊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开放,坊墙被推倒,当然了这并不影响救济工作的开展。
袁成杰和赵鸿熙商议后绝对,由各坊令以及雒阳府尹制造一批身份木牌,身份牌上写上姓名、住所,同时进行编号,每次施粥的时候就按照身份牌来进行,并且按照身份牌上面的编号进行,也不需要你去排队,到了哪一号,拥有这个编号的人上去就行了。
一个居民坊内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人,甲乙丙丁四组,分作四个施粥点,然后每个施粥点的又分为五口锅,一口锅对应三百人左右不等,这就差不多了。
若是人数比较多的居民坊就在增加两个施粥点。
居民领到的身份牌有明确的的施粥点的编号以及自身的编号,每个施粥点由坊衙的管理武侯捕快为主,从军中抽调士兵加上本坊内比较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起作为监督。
施粥点也会掌握相应的花名册,这样一来,不仅仅
可以提高施粥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一些人冒领,该多少就是多少,每个人每天就是一碗粥加上半个土豆(一般都是二两左右),小孩和老人每天可以领到两餐,不过第一餐也就是早餐只有一碗粥。
并且从现在开始,所有施粥点都必须严格遵守安江顺的给出的标准,那就是粥好插筷而不倒。
当然这个不倒指的是筷子插进去的那一阵,你要说插上十几秒不倒,粥粘稠确实可行,但是要是插进去几分钟都倒不下来,这不扯呢,这毕竟是粥,不是煮的白干饭。
粥既然能够被称之为粥,那肯定是有不少水在里面的嘛。
但不管怎么说,在大部分情况都不需要体力劳动情况下,现在这样的救济粮水准是可以保证所有人都不会饿死。
至于吃饱,那就不要去做梦了,安江顺自己回到城内,因为没有不能随便就能打到野味,都是一样的和军中将士保持一样的吃饭水准。
当然了,安江顺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特权,那就是晚上能有一颗拳头大小的土豆。
其实不仅仅是安江顺,很多当班的将士官员都能领到比一般人稍稍多一些的粮食,原因很简单,他们是要干活儿的。
你总不能要求这些官员将士们一天饿着肚子到处跑吧?
这些官员和将士他们也不是铁打的人,做的活儿多自然就吃的多了。
就包括以工代赈现在已经开始的一些工程,只要是百姓来参与,愿意做工的都可以凭借工分来领取每天的口粮以及一些补贴性质的工钱。
没错,就是
工分,这又是安江顺引进的自己前世的一些经验,设立的制度,这干活儿嘛,难免有一些人会在其中浑水摸鱼,偷懒,所以设置工分,你做了多少事情,那么就可以领取到相应的工分,然后凭借工分去兑换粮食以及当天的工钱。
粮食兑换规则也很简单,那就是一个工分可以兑换一个炊饼或者一碗半粥。
用三个工分可以兑换二两腌肉。
开始这么多天以来,兑换腌肉的人还是比较少,毕竟现在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吃饱,至于吃的更好还不是现阶段要想的事情。
不过官府也给所有做工的百姓承诺了,等到后面粮食供给足够了,就会慢慢的降价,比如一个工分就可以换两个炊饼之类的。
一方面是因为粮食多了,是应该让百姓吃的饱肚子一些,另一方面就是这些做工的百姓绝大部分人背后都有家庭,有老人和孩子,老人和孩子很难出来做活,他们也还是想让这老人和孩子也能吃的饱一些不是吗?
所以后期降价让工人能够换取到更多粮食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目前从江南地区、益州地区都在积极的运输粮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