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进逼长安(2 / 3)
守了,在长安又只有七万军队,其中一半都是杂牌军,李隆基这个时候也知道了杨国忠之前的愚蠢行为,李隆基急召河东节度使哥舒翰进京接任兵部尚书,然后令哥舒翰镇守潼关!一定要挡住东进的叛军,李隆基则带着后宫佳丽以及朝廷官员逃往雒阳,丢下长安近百万百姓。
逃往雒阳的路上还有很多长安难民,叛军就要打来了,皇帝都要跑了,百姓就更不敢留在长安了。一路上许多百姓和官员议论纷纷,议论的主题有三个,其中两个都是关于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两人,很多百姓和中低层官员都在议论这一切都是因为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两人霍乱朝纲导致的。
时不时李隆基就能听到这样的言论,虽然李隆基对杨玉环还是爱不释手,没有这些议论厌恶自己的贵妃娘娘,但是对杨国忠,李隆基的态度可就没有这么好了,李隆基这样的人性格很固执,在李隆基看来,我给你杨国忠这么多的信任,但是你辜负了我,而且也是因为你导致了我另外一个忠臣竟然叛乱了,李隆基直接就将所有的责任怪到了杨国忠身上,杨国忠在朝中越来越不受重视。
而议论一个主人公便是已经离开大众视野十余年的安江顺,朝廷面临如此危机,这不免让很多人想起了当年安江顺叱咤风云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唐四海升平,不管是国内还是外部的敌人,就没有人
敢和朝廷为敌,别说叛乱了,开元年间土匪都很少见,百姓们吃的饱饭没必要去当土匪,同时安江顺在的时候,整个大唐的军队素质很高,就算一些地方冒出了土匪,很快也会被官军消灭。
现在安禄山造反,官军根本抵挡不住,就连当初冠军侯麾下的大将郭子仪也在叛军的兵锋前坚守两个月后弃城突围,不过百姓和朝中大部分官员对郭子仪的感官还是不错,尤其是武将群体,大家都能体会郭子仪的难处,五万不到的守军其中一半还是新招募的士卒,在五倍于己的叛军围攻下能坚持两个多月时间。
而被李隆基紧急提拔为兵部尚书的哥舒翰在上任的第一时间就奏请皇帝,不仅免去了对郭子仪的责罚,而且还给了郭子仪特权,让郭子仪可以再汉中以及剑南道各地招募兵员,组建更多军队,威胁叛军的侧后方。
至于冠军侯安江顺,哥舒翰并不了解,而且安江顺离开朝廷十余年,归隐在山林,哥舒翰和安江顺没什么直接接触,而且这人也都有表现欲,哥舒翰好不容易熬出头了,肯定不想安江顺回来住持大局,此乃人之常情,李隆基听到官员和百姓的议论也询问过哥舒翰这个现任兵部尚书的意见,哥舒翰稍稍犹豫一下然后果断的说到不必请冠军侯回来了,理由还挺充分,因为安禄山是安江顺的发小。
李隆基这十几年没有见到过安江顺了,安江顺在李隆基这里自然分量就没有那么重了,加上杨国忠兄妹不断对李隆基说要避嫌,李隆基最后就暂时搁置了请安江顺回来的想法。
不过这哥舒翰在想象自己力挽狂澜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他面临实际情况手中又有多少实力,加上这李隆基越来越倚
重外戚和宦官集团,哥舒翰虽然接管了中央军队指挥权,但是军中还有一大群宦官监军。
而杨国忠虽然被免去了兵部尚书的职位,但是名义上他还是宰相,地位还是高于哥舒翰,哥舒翰和杨国忠的关系也不好,哥舒翰一直坚持认为安禄山造反就是因为杨国忠的逼迫,几次进言李隆基弹劾杨国忠,如果不是因为现在面临安禄山的禁军,哥杨二人一定会爆发更大的冲突。
这些事情在安江顺看来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王成安给安江顺的信中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哥舒翰主动出了潼关和叛军五万先锋进行的大规模的野战,想要击败安禄山的先锋大军,结果两败俱伤,安禄山的先锋军退回了长安,就单独的的战役而言,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