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约定(2 / 3)

加入书签

远销他国以此得到更大利益,而我大唐并没有得到实际利益,臣以为此举不可多行。”

安江顺一番话说服了李隆基,李隆基虽然不懂安江顺套用的近现代经济理论,但是他听的出来大唐现行模式是不利于朝廷的,朝廷是处在吃亏的一方,李隆基问到安江顺:“那安卿认为朝廷应当怎么做?”

“根据臣的了解,我大唐的茶叶、丝绸、陶瓷器在遥远的小亚细亚地区,地中海地区很受欢迎。”

“地中海?”

“地中海是距离大唐数万里的一处内海,环绕地中海有很多国家,最强大的国家是大秦,臣喜欢将他们称之为罗马人,因为他们的发祥地就是罗马城。”安江顺解释到,李隆基点点头又示意安江顺继续说下去,

“根据臣了解,这罗马人非常喜欢我大唐丝绸,在罗马国丝绸价值远超金银,而我大唐从未有商人前往这些地区销售我大唐特产,而罗马人手中的丝绸从哪里来的呢?自然就是中间这些国家民族的商人,一些小国或民族来我大唐朝贡,得到我大唐朝廷送给他们的丝绸茶叶等礼物带回国内又销往地中海地区,他们往往能得到十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如果我大唐能控制这些商品销售,而不是将之单纯的当做礼物送给其他邦国,陛下想想我大唐能得到多少钱财。”

李隆基有些犹豫的问到:“这样

会不会有违祖训,毕竟我大唐还是以农治国。”

“陛下,我们既然要改革就不能用原来的眼光看待问题,陛下设想,如果朝廷得到了这笔利润,是不是就有更多钱财去修缮水利工程,这和钱庄等策一样都是将钱财集中到朝廷手中,而不是平白让外邦和这些门阀士族得了去。”

安江顺并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今日对李隆基的这番话,将这个世界的大唐带上一条以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到这个世界东方帝国产生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制度都带上了浓厚的国家资本色彩。

“既然安卿心中已经有了打算,那依安卿之意,此事朝廷应当如何变革呢?”李隆基问策到。

“臣有两点建议,一,外邦朝贡,朝廷回礼不得超过贡品之价值。二,朝廷应当严格控制丝绸、茶叶、陶瓷器等物货物的出口,这些货物只有我大唐才有,我大唐应当掌握其定价权,卖给外邦商人的丝绸等货物应当是卖给大唐百姓的五倍以上。”

安江顺的言论对于一个重农主义为治国之本的大唐那是惊世骇俗的言论,不过在安江顺的仔细劝说下,李隆基已经接受了安江顺建议,并且答应先实施第一条建议也就是今后再有外邦来朝,大唐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回重礼,而是要回价值相差无几,或者回给这些外邦一些书籍也是可行的,对于一些尚处在相对原始阶段的小国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同时,回赠书籍也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入侵,让大唐文化文字语言在这些国家慢慢传播,就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圈子,那时就算大唐没有直接控制这些国家疆域,大唐也能够对其施加影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安卿果然如同姚阁老昔年所说,虽年少出身低微,但眼界开阔见识卓越……”李隆基又将安江顺一顿好夸,夸得安江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哪里有李隆基所说的那么厉害,他能有这些见识都是因为前世读过十几年书,经受过比较系统的历史教育,这些教育或许对现实生活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但是对穿越之后的安江顺的帮助那可就太大了。

因为这些历史见闻,历史教育和经验让安江顺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安江顺拥有了超越这个世界大唐人的见识,让他可以再历史潮流中选择最靠近正确道路的那一条。

“陛下盛赞了。”

“嗯,耽搁你这么久,想必婵儿已经在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