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回家(1 / 3)

加入书签

“还有一件事朕也一并宣布了吧。”李隆基转头示意后面的高力士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圣旨取了出来,高力士上前宣旨:“大唐皇帝陛下有诏,鉴边地遥远,与朝中信息来往不便,特设节度使全权负责边镇军政要务!”

!在场所有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被李隆基的圣旨给镇住了,节度使全权负责边镇军政要务,这职权也太大了啊,以往的都督府都护府不管怎么说,地方行政事务还是由长史或者别驾负责,都督和都护主要负责军务,虽然很多长史别驾就是都督亲信,但终究名义上军政是分开的,而且一个都督府并不大,军政不明影响也不大,又有边镇没什么经济只有打仗,但是这节度使就不一样了啊。

只听高力士继续说到:“特设渤海节度使、平壤节度使、靺鞨节度使、平卢节度使,以上四节度使府皆有北方镇守使安江顺节制,另设咸海节度使,安西节度使以及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河东节度使……”高力士一连串说了十二个节度使,几乎整个北方边镇都进入了节度使时代。

新设立的咸海节度使乃王忠嗣,安西节度使由杜暹接手,至于安禄山只能坐咸海都督府都督了,毕竟这咸海节度使下辖碎叶、咸海等镇!不是安禄山一个新出茅庐的年轻人可以担任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安江顺能让李隆基高看一眼,这是一种机缘,当然对于安禄山来说,能在不到三十岁成为都督,还是最前线的都督也能体现朝廷对他的重视了。

甚至安江顺有意无意的对李隆基提到自己这个曾经的小伙伴后,李隆基还说找个时候让安禄山进京述职呢,安禄山不愿意跟着他去渤海,

安江顺能做的也就这多了,不过安江顺也能理解安禄山的想法,毕竟这去了渤海,大的战事基本上没有了,安禄山去了也很难有机会赢取战功,还不如待在安西有安江顺在朝中或多或少的照顾,只要战功足够升迁肯定不成问题。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反击大食人的战斗中安禄山大发神威全歼大食人五万大军后一度被视为第二安江顺,受到了李隆基的亲自召见。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大殿里所有大臣都愣住了,只有宋璟几个重臣没有任何表情,这件事情实际上一早他们就知道了,李隆基也给他们通过气,当然,这其中还有安江顺的功劳,因为安江顺在好几年前就给李隆基出了主意,节度使可以设置吗?可以,但是一定要保证中央的军事实力,同时还要在各节度使治所以及辖区建立起监察机构,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分配历来就是各个国家最为纠结的问题,中央权力过于集中不好,过于分散也不好,就看当权者怎么去平衡这个问题。

李隆基找到了吗?他自己可能也不敢确定,安江顺也不敢确定他给李隆基的那些建议是不是真的有用,他是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些见识,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真的完全了解了这个时代,能拿出一套最好的办法,正如后世很多人争论东西方制度的时候,安江顺的老师说了一点安江顺深以为然,那就是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较为合适的。

安江顺建议李隆基增设了新的监察制度,一定程度上还借鉴了安江顺此前在安东都护府设置的巡检司,中央设置巡检司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是人心难测,谁有知道这些地方巡检司会不会

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官员收买呢?安江顺只能告诉李隆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开元十三年六月,钦此。”

“另,朕决意在六部之外设立巡检司只对朕一人负责,巡检司主要负责监察各节度使辖地大小官吏有无贪污枉法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向朕密奏,待朝廷巡检司组建完成后,将由各府衙或新科士人中抽调到地方巡检司任职!各地巡检司使最长任职时间三年,三年过后调往他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