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朝堂争论(2 / 3)

加入书签

殿内所有大臣纷纷上前附议到:“臣等附议。”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补充吗?”

“陛下,老臣还有话说。”宋璟对李隆基说到。见宋璟终于出声了,李隆基偏头看向宋璟问道;“首辅有何高见?”

“老臣认为,渤海都督安江顺能文能武,既然此事又出在渤海,臣以为干脆就将此事交给渤海都督安江顺,假扮我天朝军队之人必须得到严惩,至于幕后之人,老臣以为是何人并不重要,只要安江顺都督能将那支军队消灭,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至于后面要如何应对高句丽与新罗,老臣认为,我们这些远在数千里之前的人无法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老臣以为,此事还是应当由安江顺都督负责即可,至于朝廷嘛可以派出几个鸿胪寺官员前往渤海帮助安江顺都督处理两国邦交问题。”

“臣等附议。”

宋璟都说话了,此事的基调基本也就定了下来,殿

内群臣包括张说在内都赶紧附和宋璟表示宋璟的建议就是做好的方法,至于新罗人和高句丽在这些等朝廷高官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天朝上国怎么会怕了区区新罗弹丸小国,只不过是北方太远,由中央调兵实在是劳民伤财,不值得他们这么去做,让安江顺处理此事是最好的选择。

而这也正好符合安江顺的心思,安江顺本来也不想让朝廷里面的人插手指挥,隔着数千里距离呢,等京城的命令抵达就什么都晚了,不知道要延误多少战机,不过他又不能直接擅自做主,写折子请示李隆基是必须的一道程序,不然别说朝中那些敌视他的人,光是有些御史的嘴巴都能给安江顺招来一身虱子,李隆基是信任他没错,但是这种信任并不是无限度的,在六月十五日这天的会议上,不管是李隆基还是现在的宰相宋璟对安江顺这种先行上折子请示的举动都很满意,这也是为何宋璟为呵斥张说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安江顺守原则,明白该如何行事,而张说却没有。李隆基高兴那自然就是因为在他看来安江顺眼中是有自己这个圣人的。

李隆基听完朝中大臣的议论满意的点了点头,作为一个皇帝,朝中大臣有分歧这是好事,要是所有大臣都意见一致那李隆基这皇位坐着怕是要坐立不安了。李隆基自然也知道以目前安江顺手中实力稍显的有些不足,不过听完了殿内大臣的讨论分析,李隆基也明白目前高句丽和新罗对渤海还够不成实际威胁,而且就算时安江顺撑不住了,也还有整个河北道各个都督府可以支援

渤海,想到这里李隆基便有了决定他对殿内大臣说到:“既然如此,那便让渤海都督安江顺全权负责此事。”

“拟旨,封渤海都督安江顺为忠武将军!责令忠武将军安江顺务必以最快速度查清新罗国军队假扮我大唐军队始末,找出幕后主谋!”

“是,陛下。”只是封了安江顺一个武散官,在场的官员也没有人反对,不过就是个散官算不得什么,不过殿内绝大部分大臣并不知道私下李隆基又给安江顺去了一封密旨,密旨内容很简单,李隆基希望安江顺暂时不要和新罗方面起冲突。

收到李隆基的圣旨时,安江顺已经将那些假扮大唐军队的新罗军队消灭,同时丹东到国内城一线防御也得到了加强,后续抵达的两万步卒全部用于增强丹东、国内城等地的防御力量,虽然丹东以南的新罗军队被发现了,但是安江顺也不敢保证这新罗人会不会做了两手甚至是三手准备,安江顺必须要做好应变准备。

“新罗人实在是可恶,不过陛下的圣旨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明一暗两道圣旨为何会不一样呢?”

“那是因为圣人和我们一样,也要表明态度嘛,不然怎么安抚那群大臣。”

“也是。”程野点了点头,然后问到安江顺:“那安郎,我们要怎么做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