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军人天职(1 / 3)

加入书签

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是勾连关中平原与洛河平原的咽喉要道,古道南临巍峨秦岭,北濒滔滔黄河,西起华阴,东至新安函谷关,全长八百余里,不仅是关中与中原的交通要道,也是丝绸之路的锁钥要塞。

而皇甫嵩走的南崤道,与盖勋走的北崤道,皆属于崤函古道的一部分。

崤函古道从华阴为,一路向东行至陕县时,古道分成两条路,皆可通往帝都雒阳,一条是继续一路向东的北崤道。

另一条,就是从陕县向东南折下的南崤道。

皇甫嵩麾下三万精锐沿着南崤道前行,在狭窄修长的古道上拖拽十余里。

“启禀将军,我军先锋已至洛水!”崇山峻岭之间,古道上旌旗招展,一骑快马疾驰而来。

“传令皇甫骊,广布斥候三十里,不可冒进!”

大纛下,皇甫嵩跨坐骏马,一身精良战甲,不怒自威。

“诺!”

骑士得令,调转马头一骑绝尘。

看着前方蜿蜒曲折的古道,皇甫嵩眼眶红润,他不禁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他的幼子皇甫康,就是从这条古道入京。

未曾想,才过一年,英姿挺拔的爱子,却不在人世了。

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令皇甫嵩苍老了许多,可身上的杀伐之气,却更加浓烈。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大军缓缓前进,走着走着,前方渐渐开阔,一条大河呈横眼帘,那就是洛水。

沿着洛水河谷,向东北方向再走两百余里,就是帝都雒阳。

但皇甫嵩知道,这条路不是坦途,他已经收到杨彪等人的书信,董卓在宜阳一带布下了重兵。

皇甫嵩乃百战名将,此刻的他,带着心底的怒火,只想用血来祭奠他的幼子。

董卓敢挡,他便杀董。

…………

宜阳城。

宜阳城位于崤山以南,宜水以北,故名宜阳,距雒阳一百五十余里。

战国时期,宜阳曾是七雄之一韩国的都城,后来西面秦国崛起,韩国为避秦国兵锋,迁都阳翟,宜阳也就成为抵抗强秦的军事重镇。

光武帝时期,刘秀亲率六军在宜阳城迎击赤眉军,降赤眉军十万余人,从而奠定大业,中兴汉朝。

所以说,宜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宜阳若失,雒阳难安。

从皇甫康死于牛辅之手后,李儒便意识到,皇甫嵩很可能会东进,便派遣中郎将徐荣与李傕、郭汜二将,领两万大军驻守宜阳一线防备皇甫嵩。

徐荣奉命来到宜阳已有十余日,以宜阳城为中心,布下宜阳防线。

宜阳县署,理所当然成为徐荣的军事指挥中心。

县署内,徐荣召集李傕、郭汜二将,正商议如何应对皇甫嵩。

皇甫嵩威名赫赫,战功彪炳,徐荣压力非常的大。

而李傕、郭汜二人对皇甫嵩也是忌惮不已。

徐荣身前案桌上,平放着一张宜阳地形图,宜阳北依崤山,虽然取名于宜水之北,但宜阳还紧靠一条大河,那就是洛水。

而宜阳城,就在东南走向的宜水,与东北走向的洛水交汇处。(还需要提一下的是,东北流向的洛水南岸紧靠熊耳山)

所以,宜阳城西南临近宜水,东南濒临洛水,有两条河流为屏障,这也是宜阳是战略要地的原因。

于是,徐荣借宜水、洛水两道天然屏障,分别在宜水与洛水布下两座大营,与宜阳城构成掎角之势。

那么,皇甫嵩想要攻破宜阳防线,首先就要面对洛水大营和宜水大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