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 / 5)
,就是准备亲自去桐庐试探对方的。更何况,以二郎的智慧和谨慎,绝不会无的放矢。
可是,就算他有州兵带来的搜查令在手,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也不能贸然搜查官员办公场地,不然对方一封弹劾奏疏,就能给州兵和衙役们扣下“污蔑谋害朝廷命官"的大帽子。
李世民飞快把事情讲述了一遍。
原来,桐庐县的甄知县,来自淮南寿州的巨商之子甄斯文,也是梁家姐弟的亲生父亲。
他们的母亲梁知许出身于寿州一个文官家庭,由于其父想用甄家的财富为仕途铺路,就打着亲上加亲的名头,让女儿跟妻子的娘家亲侄子甄诗文订了娃娃亲。一开始,甄家对这门亲事是十分满意的,那时的梁父是正五品寿州知州,手握一州权势能为甄家的生意保驾护航。
可梁知许刚生下女儿那年,梁父因得罪童党被刺配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崖州,其他家人也纷纷搬回老家避难,从此,独自留在寿州的她在婆家的处境一落千丈。等女儿长到一岁多时,她又生下了一个儿子,甄家人却找来道士做法,说这个孩子脸上的青色胎记是恶鬼的印记,说她是拖累自家气运的丧门星,趁机买通了州里的长官,说她的嫁妆早被她挥霍一空了,甚至连月子都没让她坐满,就丢下一纸休书,把身无分文的她和两个孩子赶出了家门。
这家人的做法,摆明了是想把母子三人活活逼死,同时自己手上又不会沾上杀人的罪孽。
好在梁知许的奶娘陈妈妈平日一直防备着这家人,悄悄替小姐存下了些首饰,她当日就偷带着包袱跑出来,雇了马车把娘三带往自己的老家一一江南宜阳县白水村。梁知许母子三人因此才保住性命,又在宜阳落了户籍。可她在甄家那几年受尽了磋磨,又落下严重的月子病,一直需要吃药养着,根本不能下地干活,几年下来整个积蓄就耗了个精光,家里全靠陈妈妈和孩子们撑着,她简直恨透了甄家。
正因如此,她一到宜阳就听了陈妈妈的劝,去道观烧香后给女儿改名为“梁金枝",给儿子起名为“梁银叶”,表达了希望孩子们衣食无忧的心愿。
同时,等孩子们稍微记得事了,她就把当年的事毫无保留地说给姐弟俩们听,让他们牢牢记住这个仇,长大了有机会一定得报。
正因为这样,姐弟二人才会痛恨甄家,经常悄悄去道观诅咒他们全家死光光。
崔仙芝看着赵子瞻怀中哭泣着点头的孩子,愤然道,“这等毫无人伦亲情、虐待发妻亲子之人,如何当得好一县的父母官?此事我必会上奏朝廷!”但他接下来叹了口气,指着手上的卷宗看向李世民,“就算如此,也不能证明一个人品卑劣的知县,必然与失踪的孩童有关啊!”
李世民飞快接话,“不,学生有证据!您方才提过,甄诗文成婚多年却膝下无子,平日又极喜欢求仙拜神。刚好我又听过另一个传闻,如今有的妖道怂恿人以孩童骨血为引,声称用来炼丹可治百病强筋骨。您想想,如果甄诗文信了这种说法,要抓孩子来治他或者妻子的不育之症?”赵子瞻吓得手上立刻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喃喃道,“可,可他是朝廷命官啊!”
李世民原以为还要再费一番口舌,哪知崔仙芝略一思索后,立刻就沉着脸做出了决定,
“子瞻,把这孩子交给县丞照看,马上带搜查令带人跟我走!”
然而到了黄昏时分,在一番激烈的对峙后成功搜查了桐庐县衙的宜阳县衙众人,一个个却只剩下难堪的尴尬。没有什么孩子,一个也没看见。
连甄诗文后院里的女眷奴仆他们都审问过了,什么线索也没找到。
李世民突然出声提醒道,“崔官人,桐庐县的衙役人数对不上,还少了一人!”
衙役虽然是由知县自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