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2 / 3)
非讽:“可若是本王露出一丝不情愿,那么谋逆之罪,不想背也得背了,至于市舶司,本就隶属朝廷,要就给吧,他们能拿走,也是他们的本事。你让下面的人今后收敛些,安分一段日子。”
孔思弗欲言又止。
萧桓衍见状道:“你是想问,既然知道皇帝忌惮本王,为何还敢在明州弄出那么大阵仗?”
孔思弗再次被说中心思,叹服之余正准备洗耳恭听,又听容王问他:“先生以为,当今圣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思弗思索片刻,坦然答道:“圣上刚果善断,能决大谋,最擅韬晦隐迹,然则生性多疑,反复无常,无论是朝臣、将官还是藩王都难以得其信任。”
庆和帝在做皇子的时候,前有皇后生的嫡长子,后有宠妃苏贵妃生的两个儿子,在前朝后宫都不怎么显眼,甚至说没什么存在感。然而上天似乎对这位二皇子有所眷顾,先是嫡长子薨逝,后又贵妃二子夭折。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二皇子开始在朝堂上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和贤能,不仅获得了大批朝臣的拥趸,还得到了贵妃的支持,这是他能夺得储位的关键。
孔思弗早年跟在恭敏亲王身边,与二皇子多有接触,彼时只觉得穆王性情开朗,为人随和,对兄长恭亲,对幼弟爱护。谁料这样的人会在兄长和幼弟先后离世后迅速掌控局势,还能够获得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贵妃的信任。
孔思弗猜测,应是穆王与贵妃达成了什么协议,穆王许诺登基后保住苏家荣华富贵之类,更有甚者,最开始苏贵妃意欲联姻的人应该穆王,以图穆王登基后让苏家更上一层楼。毕竟穆王可是有两个儿子,至于为什么最后贵妃突然病急乱投医似得将婚事强加于殿下身上,无非是因为与虎谋皮,终被反噬罢了。
穆王既然得到了储位,先帝又病日笃,贵妃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济于事,穆王自然没必要再牺牲一个儿子的婚事来和苏家绑在一起,这样做其实得不偿失。
如此看来,当年穆王被立为太子后迅速给两个儿子婚配,大概就是出尔反尔,翻脸不认人了。
只是可惜了自家殿下,摊上这样一门亲事。
萧桓衍对孔思弗的评断并无意外,他的二皇叔,当年对谁都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对儿时的他更是关怀备至,照顾有加,俨然一个真心疼爱侄子的好叔父。
可见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用“韬晦隐迹”来形容今上倒也没错。
萧桓衍又问:“那么先生看来,本王是什么样的人?”
孔思弗一滞,是不是上司都喜欢问下属这样的问题?
恭敏亲王体弱多病,年近而立才得了萧桓衍这么一个儿子。
皇孙甫一出生,其母就难产而亡,没多久生父也病逝了。
是故萧桓衍自幼养在亲祖母沈皇后膝下,沈皇后亲自挑选大儒名臣为其启蒙。
孔思弗留在恭敏亲王府邸,不时能听到宫中传出来的关于皇孙早慧的传闻,据说教过皇孙的师傅们对其赞不绝口,甚至脱口而出“大宁后继有人”之类的话。
孔思弗只在皇孙还在襁褓中时见过一次,等再次见到皇孙时,皇孙已经六岁了。那个粉妆玉琢的孩童,白嫩的小脸上有着一双与年龄不符的黑眸,沉静,幽深,你看不透它们,它们却仿佛能穿透人心,莫名地令人发憷。
宫中贵妃一人只手遮天,连沈皇后都逼得退居别宫,皇孙养在沈皇后身边,虽说身份贵重,实则举步维艰,究竟是个什么心性,孔思弗不敢断言。
景元二十四年,先帝为十二岁的皇孙赐婚,同年封皇孙为容王。
景元二十六年,先帝驾崩,皇孙离宫开府,为先帝守孝。孔思弗正式辅佐容王,那一年萧桓衍十四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