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汉亡于何处,势猛如破竹下(3 / 5)

加入书签

废话!尔乃汉臣,何故助贼造反?”

赵旻“呛啷”1声拔剑出鞘,以剑锋指着其人冷冷道。

那平阿长如梦初醒1般,“扑通”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卫将军饶命!某实情非得已耳!”

赵旻兀自冷笑不休。

“求饶?好办!大开城门,以迎王师!”

半个时辰后,随着兵卒们接管城防,平阿县城头,插上了赵旻的卫将军大纛。

赵旻留徐盛、步骘屯驻于平阿城,负责防守及调拨粮草。

大军休整1日后,初9卯时向寿春进发。

由于有迷途知返、戴罪立功的平阿长出面,赵旻1路势如破竹,不到两日,便兵临寿春城下。

此时,无论东路的孙策、陈登,还是西路的李典,均未抵达。

赵旻有心等这两路军。怎奈何…

今日已是十月初十,赵旻若不急攻,则势必不能在十月十6抵达丹徒。

万般无奈之下,赵旻只好第1时间架起云梯车、冲车、井阑车等攻城器械,令兵卒结阵,强攻寿春城。

【作者题外话】:虽然未找到可考之明证,但云某始终认为,孙策之死,蹊跷之处甚多。

所以,借本书来还原1下当时场景。

以孙策之勇,刺客若仅3人,恐怕不会成功得手。

平阿县上下,未曾预料到赵旻会连夜赶来,所以根本没来及布防。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初平元年(西历190)是关东兵起的第1年,按理也应是最精彩纷呈的1年。

但曹操在该年的记载却0散且跳跃。

荥阳惨败之后便不见于史书,直到募兵归来,进屯河内。

考虑到曹操自酸枣(张邈等人驻地)离去,却投奔河内(袁绍驻地),可知是有意脱离张邈,意在投奔袁绍。

(董)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是时(袁)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魏书武帝纪》

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复收兵得千馀人,进屯河内。--《魏书武帝纪》

因此,所谓的“南下募兵”,实际也带着明显的政治目的:

即替新主子(袁绍)游说江南军阀,做武装串联。

从陈温、周氏兄弟后续的政治立场上看,曹操的活动无疑是成功的。

这可能也是陈琳《檄文》中“鹰犬之才、爪牙可用”的隐喻。

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袁绍)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方收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曹)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为袁绍檄豫州》

因为按《檄文》的时间线,此时尚在东郡之战(191)之前,曹操替袁绍立的功劳,恐怕就是在扬州的“合纵连横”。

中原、河北的土地如此广阔,曹操却舍近求远,跑去千里之外的扬州募兵,可知背后必有隐情。

至于曹操脱离酸枣的直接原因,便是惨败荥阳,败光张邈等人的“天使投资”,因此遭到鄙视,不得不改换门庭。

换言之,荥阳之战(190)的胜败,促成了袁曹合纵,从而引发了历史的转折。

徐荣在无意间推倒了历史的多米诺骨牌,引爆蝴蝶效应,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徐荣,1个出身幽州(玄菟)、仕宦凉州(董卓)、在司隶(荥阳)打败了自兖州(陈留酸枣)而来的豫州军阀(曹操),最终掀起了汉末群雄的重新洗牌,奠定了3国争霸的伟大局面。

呵呵,试问,这是怎样的1种鬼斧神工?

然而,问题又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