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1 / 6)
张居正在文渊阁忙碌着,通政司的诸官将一本本奏疏递到了辅臣的手里,这些奏疏上都带着夹带,上面用简短的几句话写着主要内容,一些不重要的比如问安的奏疏,都会在这一步,贴上空白的浮票。
左右参议在夹带上写:礼部右侍郎林士章再次上疏引罪乞罢。
王国光拿起了奏疏,准备在浮票上写上自己的意见,林士章在以进为退,万士和是个谄臣,科道言官们骂不过万士和就找上了林士章,兵科给事中刘朝,说他不能纠正部里的错误,而且还通番私税,林士章引罪乞罢,陛下准许就走吏部流程,不准就继续留任。
林士章通番私税的罪名也不是攻讦,而是确有其事,他本身就是晋党,在入朝做右侍郎前,曾在宣府大同做巡抚,贡市的生意,那都是黄泥烂裤裆,说都说不清,林士章上一次已经上疏陈明情况。
但是科道言官仍然不肯罢休,本就是借着贡市生意,剪掉万士和的羽翼而已。
王国光在浮票上贴上了一句:借机生事,士章素清谨,科臣论劾出于风闻,宜令之照旧供职。
通番私税这个罪名是否成立,是个非常值得商榷的事,彼时大明和北虏议和,那有些买卖就不算是通番,但现在大明和北虏在打仗,那些买卖就是通番,风向在变,许多事情的性质也在变。
王国光写好了浮票,张居正看过之后,一字未改,他虽然在敲打晋党,但并没有打算动手,真的动手,哪里还需要跟王崇古互飙演技?前方正在打仗,后方闹出党争来,他这个首辅也不用干了。
张居正将奏疏交给了左右通政,左右通政查看后,密封中诉,送到司礼监半间房等待批红后送到通和宫御书房,等陛下看过后用印。
在大多数情况下,皇帝只需要遵循内阁和司礼监的批红,落印,就可以维持帝国的运转和缓慢衰弱,奏疏抵达御前之前,内廷、外廷已经斗出了结果。
帝国庶务的部分决策权在内阁、司礼监手中,但皇帝拥有最终决策权,如果皇帝不满意,可以自己批阅拿出意见来,内阁看完之后,如果不同意便封驳,同意就办事。
陕西监察御史张鼎思弹劾陕西布政使王宇、佐贰官薛纶,索贿容奸,这是陕西巡抚石茂华在去年十二月份的检举,这件事确有其事,王宇和薛纶一共贪了七万两银子,而且其中有四万两银子是在兰州毛呢官厂里拿到的。
王国光看着这两個人名,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人心易变。
这两个人王国光认识,当年刚刚中进士,彼时意气风发,豪言壮语,要用腹中浩然正气荡平天下不平事,今日成了贪官污吏,朝阳门外快活碑林,榜上有名。
这是万历九年倒下的最大官员,而且罪名是索贿容奸,这不光彩,更不磊落,倒下之后,万人唾弃。
王国光提笔:二人少有壮志今入歧途,克终之难,入京徐行提问,革罢回籍听用。
七万两银子,放在国初,够拔三万多次皮了,今非昔比,作为陕西地方的一地长官,这个贪腐数字,其实还在朝廷的容忍范围之内。
张居正看过奏疏,翻动了吏部考成的记录,二人已经三年中下等,张居正在浮票上补了一句:褫夺官身功名。
入京徐行提问,是拷打贪腐所得用在了何处,追回赃银,说是拷打,其实就是审问;革罢回籍听用,还有起复的机会。
但是褫夺官身功名,便彻底没了机会,这是很严厉的惩罚,这是否定了他们的前半生,十年寒窗苦,如梦幻泡影。
都察院总宪海瑞的意见也只是革罢回籍听用,海瑞眼里容不得沙子,但他的意见,比张居正还要温和一些,张居正之所以从重,是综合考虑了他们的考成结果。
又贪又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