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苏辙(2 / 2)
会被削,不愿意失去利益的他们就会把锅都推到皇帝身上。”
“苏辙这个时候骂对了点,就获得了大半个文人集团的赏识,自然容易平步青云。”
“不得不说,这真是个猛人啊,一个操作不好就容易寄了。”
“就连司马光都评价说:所试文词,臣不敢言。我都不敢这么讲话。”
[苏辙也算是一个保守派批过王安石的变法]
[这也没办法呀,时代的局限性。]
[苏辙也是有贡献的]
[他算是一个彻底的世家文人,他哥就是那种比较亲民的]
[士大夫里面出了王安石这样一个奇葩,王安石是真的牛]
时代的局限性?
政客们自诩聪明们,可在后世人看来,他们被局限了。
他们百思也不得其解究竟哪里被局限了?
想要窥探后世的心愈发急切。
“还好你仁宗还是当得起自己的名讳,他原谅了小苏,还把他评为了四等仅次于苏轼。”
“别问为什么是四等,因为当时最高的是三等是他老哥,没有一等二等。”
“不过后来苏家兄弟的二位家长先后离去,小苏也跟着守了6年孝。”
“等回到了京城的时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皇帝都换了。”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兄弟俩一起对变法开麦,双双被贬。”
“其实我们一直玩梗说苏辙捞哥哥其实是不对的啦,苏轼前期大多数官职都是比苏辙高的。”
“苏辙甚至比他老哥被贬的还要早,前期的话是没有能力去捞哥哥的,被贬此后的十年间,苏辙一直在不起眼的地方当小官。”
“大多数时候在背后默默捞苏轼的是王安石那帮子大佬和曹太后等人。”
“等到苏辙崛起的时候才有能力支援老哥,但那都是大后期的事儿了。”
“可能是老哥入狱苏辙请求用官职换老哥的命这一事件,才让捞哥哥的形象太过深刻吧。”
“兄弟二人感情很深是不假,但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光点,不应该被淹没在刻板标签下。”
“玩梗归玩梗,实际内容咱还是要明白的哈。”
[好哈哈哈哈]
[但感觉子由更像哥哥]
[人见人爱的苏轼哥哥]
[冤种张怀民:要不是你弟官大,我早打你了嗷]
“再次感叹这两个人感情是真的好啊,苏辙为了冤种老哥写《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轼认为自己命不久矣了为了弟弟写《狱中寄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宋神宗表示:很感动,所以你俩给我一边呆着凉快去吧。”
“保住了苏轼的小命之后兄弟二人又被贬出去了。”
“好不容易见了一面,又要分离,再见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苏辙写下《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众人细细品味,再次拍腿:哎呀,怎么又一个这么能写的。
那么多聪明的脑子,分我一个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