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九阶御座上的帝王神情高深莫测,无喜无怒,一时间高位的官员竟看不出这位九五至尊心中所想。
任由底下的两位爱卿争执,皇帝并不出言阻止,也没有表露出赞同任何一方的神色来。
但天子身旁的都是人精,或许台下的官员们被如何对待处置庆临府山匪之事干扰困住心神,没有关注到天子的神色,但天子身侧的宦官一双利眼却是时刻都在这位天子身上的,很快便从他细微的神态变化中看出了这位陛下此刻的心情。
兼之从天子往日的性情习惯推断出他此刻的倾向,那宦官朝着靠近御座的一位官员使了眼色。很快,支持给山匪封官想必坚持要平息匪患的声音多了许多。
这位陛下会有如此心思其实也不奇怪,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不过是封几个官位就能解决一场兵祸,对天子来说是再有利不过的了。无论封多大的官,都是他的下臣,就该听他号令。且整个庆临府再次回到朝廷的统御之下,于天子来说也是一份助力。
是的,别看这位天子历来行事有些荒唐,却非被愚笨之人,在下方官员还在争执的时候,他已想好了要如何利用这群山匪。
他们不是要庆临府的统治权吗?暂且给他们也无大碍,反正现下他们也不肯松手,给不给也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反倒是让他们成为自家的臣子,才好调遣他们出兵,去镇压其他叛军。
朝廷既然已给了他们正经名分,他们自然是要为朝廷为他分忧的,不然与反贼便无异了。但看他们的行事作风,应当是不愿意背上反名的。
这便是帝王之术。在这位天子亲自选出来的丞相做大后,他便培植官宦,等到官宦和丞相联手后,他又挑选新的心腹,加上军权一直都在他的手中,并未出现臣壮主弱的局面。
让下面的文臣又吵嚷了一阵后,皇帝陛下这才缓缓开启玉口。“丹明山那群人既勇猛过人,又肯改邪归正,朕愿给他们一次机会。至于想要封官,朝廷自有法度,无功不得进封,不过朕念他们献城有功,他们五位当家人皆可暂领进武校尉之职,其他头领待为国立功后再行封赏。”
几乎是皇帝陛下话音刚落,御阶下便有臣子急切地出言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助那些山匪气焰,与他们封赏。”
“陛下,祖制不可废,封赏山匪并无先例。”
“陛下,赦免那些山匪的罪责便是陛下最大的恩典,天加威严不可侵犯,万没有听从那些山匪要求的道理,还请陛下三思。”
“章大人,你是和居心,居然将如此大逆不道地信件传至陛下面前,有何企图?莫非你和那群山匪有所勾连?”
......
皇帝目光微沉地睥睨着御座之下的这些臣子嘴脸,他目光扫过之处,那些臣下的目光都低垂了下去。除了章成及少数几个臣子拥护他的旨意,其他人便是不开口反驳,无声的反抗已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这样的情况倒真让皇帝动怒了,没有耐心再听这些臣下说些大道理,皇帝直接命承旨传下他的旨意。便不再理会下头那些臣子的进言,起身离开。
圣旨很快拟定,只待翌日摆开天家全副仪仗便要前往庆临府。丞相集团试图私下动作阻止圣旨的下发,却被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军情止住了所有动作。
此刻,原还义正言辞以国法如何想要阻止圣旨颁布的文官们,反倒迫切希望圣旨早日传到庆临府境内,沈九微等那些贼寇立即接旨前来勤王。
就在皇帝陛下一意孤行,在朝会上口谕下诏招安并封赏丹明山一众山匪等后不久,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传到了朝廷,刚散朝正在各自商议接下来如何应对那道旨意的官员们再次聚集到了金銮殿。
东北松平府号圣武将军的叛军首领,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