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放虎归山祸南疆(2 / 4)

加入书签

大不掉的隐患。

当大小和卓走死巴达克山,清廷一统天山南北后,为了保证南疆稳定,乾隆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让霍集斯家族留居京师,而且慎之又慎,密谕定边将军兆惠办送。于是当霍集斯带着五个儿子跟着其他伯克一起进京陛见后,一道恩赏谕旨下来,他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之后除了一个老实木讷的三儿子托克托索丕被遣回阿克苏负责祭扫家族墓地,其他四个儿子不是袭爵就是担任内大臣或者侍卫;总之就是高官厚禄好吃好喝的养着你,想回南疆那是万万不可能。

乾隆可以想见,一旦哈第尔兄弟几个回了南疆,他们肯定会和浩罕汗国勾结,天山南路必定会再度陷入纷乱的局面,白山和黑山之间的内斗也会再起。他觉得甚至在必要时,还可以让伊犁将军加以配合,把天山南北的局势彻底搞乱。

虽说这么干会让自己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让曾引以为傲的十大武功成为黄粱一梦,乃至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可对此时的乾隆来说,只要能迟滞北海军入关的步伐,什么下三路的手段他都不在乎了。

如今随着大批满人西迁,为了筹集足够的粮食和资金,获得在西藏和廓尔喀立足的本钱,清廷在税赋上也发生了调整,主要手段便是田赋和盐茶税的加派,这其中大部分出自和珅的主意。

比如两江和湖广地区的田赋,在原本每田赋银一两的基础上,加征津贴一两。此外,由于乾隆深恨汪中等八人投了北海镇,以及歙县曹家出了个查不清来历的反贼头目,特意下旨对徽州、扬州、常州、泰州四地加征“亩捐”;每亩捐钱200~400文不等,让当地百姓叫苦不迭。

而在盐税上,各地盐场加价尤为严重,比如淮盐从仪征运到宜昌府,层层设卡报税,导致每引(二百斤)完税后的批发价就高达二十两。

至于茶税更是不用说了。由于喀尔喀的丢失,导致晋商私贩茶叶北上卖给北海镇的情况查不胜查,于是经和珅奏准,所有茶叶除纳正课三两外,每引在行销地还要纳一两的附加税;要是想出张家口运进察哈尔,那就必须再纳银一两。

此外,和珅还让户部设在济南的宝泉局配合刘墉,将大量的官私小钱通过民间的钱桌和钱铺投放进登州府,赚多少钱不是主要的,重点在于破坏北海镇治下的经济。

你北海镇不是要搞土改,分缙绅的地给穷人,不让缙绅放高利贷吗?那我们就用私钱把损失夺回来。只要私铸大行其道,就算通过高产种子或是水利改造让农民丰收都没用,包括粮价在内的物价一涨起来,同样可以实现对底层农民的掠夺。

乾隆考虑了半晌,终于下定决心,对一旁侍立的太监道:“传谕,着多罗贝勒哈第尔、内大臣呼岱巴尔第明日递牌子觐见。”

“嗻!”

新疆的事议的差不多了,乾隆又想起一事,随即问道:“参加北海镇科举的士子名单还没拿到?”

和珅连忙伏地叩头道:“奴才办事不力,恳请主子责罚。自从吉林乌拉失陷,咱们跟富尔丹城那边的联系就断了。”

“安平港呢?”

“奴才的人去了两次,都没接上头,恐怕凶多吉少。”

从五年前开始,满清刺探北海镇情报的渠道主要有三条。其一是以吉林乌拉为核心,辐射黑龙江城、宁古塔、富尔丹城、伯力等地;其二是以安平港为核心,在往来贸易的商人里安插探子,打探消息;第三就是与珲春一江之隔的李朝会宁府,那里离北海镇最近。

此外还有胶东,不过那里关于北海镇的很多消息都是传闻,必须和前面的信息相互印证才可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