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到底是谁(2 / 4)
役的现象层出不穷,满清也毫不例外。 因此,当征收钱粮和人丁不实的问题愈发严重时,康熙便采取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办法。既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那么隐匿户口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这,也为后来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 后世某些人总说康熙的这话是放个烟雾弹,并不是真的要轻徭薄赋,只是为了博得好感的噱头。君不见道光朝以后各类加征的浮收、火耗、厘金、矿税等等,名目繁多。 问题是康熙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先搞清楚再喷,人家的本意是在户籍统计上尽量得到真实的数据! 随着“摊丁入亩”的全面铺开,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彻底取消,由此带来的便是以征收赋役为目的的人丁编审制度的废除。 到了乾隆三十七年,满清正式停止人丁编审,取而代之的则是户口统计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以王阳明的“十家牌法”为契机而推行的保甲法。这也是中国后世通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 具体办法就是凡编保甲,户给以门牌,书其家长之名与其男丁数,而岁更之。十家为牌,牌有头;十牌为甲,甲有长;十甲为保,保有正。 保甲制度下的户口统计和管理,主要是通过编制“烟户册”来实行;一般由保长负责填写,其册式与内容均按甲内门牌上内容所填,也就是各户门牌的总汇集。 “烟户册”一式两份,一份暂存地方官府,以备考察;一份放在甲长处,随时统计人员变动情况,或是月朔报县,或是两月更换一次。 至于八旗则是另外一番规矩。 皇族不必说了,生子必须报宗人府备案,黄带子入玉牒,红带子入红册。而普通旗人家庭添了孩子,要马上禀明本旗佐领,登入“册档”。 八旗的“册档”以户为单位,一丁一户,每一户的成员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户主的旗籍、氏族、家户、与户长关系、性别、婚姻身份、地位、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曰时、死亡,和父、祖三代姓名和职业等,此外旗下家奴亦登记在册,附在户口册后面,上也载有其父、袓姓名,同时还要稽査其祖父身份来源,或契买、或盛京带来、或带地投充、或白契所买,同时要求显示在户口册中。 谷话说和珅带着一帮人整整秘密调查了两年,至今仍旧搞不清赵新的出身,以及他是不是真叫这个名字。别说赵新了,他们连刘胜也没查到。 据福康安和那奇泰所说,赵新说的一口字正腔圆的京城官话,言语中还夹杂了不少满人才会用的俗语。可和珅带人翻遍了内务府的红黄册和一般旗人的册档,根本就找不出和赵新有关的信息。 蓝翎侍卫们将但凡和赵新岁数差不多的汉满蒙八旗都见了一遍,没一个长得像赵新,也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宗人府也将以前所有被圈禁的宗室家庭也过了一遍,和黄册记录上分毫不差。 之后和珅又派手下人去了趟广州和澳门,详细打听欧罗巴诸国中有哪国会造大铁船。可无论是英吉利还是法兰西,亦或是荷兰、西班牙、澳葡的商人和水手,从来没人听说过。有些外国水手甚至诧异的回应,大铁船不是你们清国造的吗? 乾隆甚至让粘竿处的拜唐阿秘密坐船去了趟长崎,见到了长崎代官土屋正延,只得到了一点消息,那就是赵新最早是在乾隆四十八年出现在陆奥一带。 实际上幕府那边其实也在一直秘密调查赵新的来历。他们一直想搞明白,赵新为什么对德川幕府有这么大的敌意。他们查来查去,最后只查到了天明三年冬天赵新和刘胜曾开着一条白色的大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