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弥市郎的故事(2 / 3)
> 弥市郎听到外面的喊话,连忙伸手摸了一下怀里那个巴掌大的木牌。那是进隔离区时一个看着像是个武士老爷的人发给他的,每家都有一个。 听那个老爷说,这牌子上面写着的是自己的名字和家里几口人,一定要保管好,以后取吃的、领新衣服全要用到。 弥市郎看了看老婆和孩子,便说道:“我和次郎去吧。”说完便带着弟弟出了帐篷。 另外四家一看,也都出了两个人,急忙跟着走了出去。 因为饥饿和食物的感召,帐篷外的一处空地上很快便站满了两百多人。 看着乱哄哄围在一起的流民,一旁拿着大喇叭的平太便让几个手下驱赶着流民排好队。等乱哄哄的一群人被手持木棒的守卫们一番棍棒恐吓之下排好队后,平太这才点头让队伍最前面的守卫的带这些人去领饭。 弥市郎和弟弟排在队伍中靠前的位置,离着隔离区的大门还有十几步远的时候,就闻到了浓郁的大米粥气息和馒头的香味。 话说岛国的小麦是从隋唐时期传入的。不过由于土地的匮乏,小麦产量并不高。早期的时候因为缺乏磨面的设备和蒸煮技术,所以一直把小麦当做饲料来用。 后来虽然从中国引进了石磨等设备,但由于没有掌握这项技术,而且磨出的面粉价格太贵,所以只有高级武士和富商那样的上层人才吃的起。 在熊岛的时候,赵新考虑到面食比米饭更容易被人消化吸收,于是就开始让厨房的女人们学着蒸起了馒头。 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馒头的热量是221大卡/100,而米饭只有116大卡/100。 这些流民们越是尽早恢复,北海镇的各处开发也就能尽早开始。 队伍慢慢往前走着,每家领午饭的人在把自己的木牌交给木棚前的一个妇女后,那妇女便高声报着木牌上的主人姓名和家庭人数;旁边的一个妇女便拿着一个崭新的塑料小盆,按照每人一小碗米粥的分量,把按人头算好的米粥倒进盆里。 接着,领米粥旁边的一个妇女揭开一个大筐上盖着的棉被,里面都是二两一个的大白馒头,还冒着热腾腾的气。这妇女便用个木头做的夹子把馒头按每家人数取出,装进另一个盆里。 最后一个妇女则是按各家人头发放餐具的,筷子都是用现成的树枝削好的,而碗则是嫩绿色的塑料碗。每家的都会按人数点出,放进一个红色的塑料桶里。 此时弥市郎听见队伍前有个男人问了一句怎么给这么多。一个妇女便大声对排队的人说道:“船上只给你们喝粥是因为你们饿的太久了,猛一下吃的太多会伤了肠胃。现在主人吩咐了,成年男女每人两个馒头,孩子一个。放心吧!” “啊!这……” 排队的众人一听这话,感激涕零的纷纷鞠躬,有几个人竟然趴在地上冲几个妇女开始磕头。 那女人被吓的闪到一边,喊道:“冲我磕头干嘛?我以前跟你们一样,都是快饿死的时候被主人救下的。以后好好干活报答主人便是。” 弥市郎一听这话,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副面孔。那是在松岛町的海滩上,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一边喊着,一边分发食物。 他那天就抢到了一个小号馒头,虽然给掰成了五份全家分食,可从没吃过的白面味道让他回味了好几天。 队伍继续前进,终于排到了弥市郎。他从怀里掏出木牌递给面前的妇女。 那妇女拿过牌子看了一眼,便大声说道“弥市郎,五口人,四个大人一个孩子。”她说完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