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3)

加入书签

“何来下策之言?”皇后一把握住肖景瑜的手。“我为我儿赴汤蹈火亦可,来一趟益州府又有可难?况且宫中窒息如牢笼,出来见见这天地辽阔,也是好的。”

“母后圣明!母后此番来益州府祈雨,所经之地,百姓夹道呼千岁。如今祈雨成功,数十州府普降甘霖,此为母后一大功也。母后有所不知,百姓在外都说当今皇后体恤百姓,为民纾困,是当朝圣母娘娘。”

“唉!”皇后眼眸低垂,叹道:“不出宫一趟,不知这天地之大,亦不知民间尚有如此疾苦。这一路来,我看见路边逃难人群拖家带口、衣衫褴褛,老人幼童沿街乞讨,不知怎的,看见他们我就想起皇儿你,我怕你也……如此……。”皇后哽咽一下,接着道:“见他们如此艰难,我终不能忍心,于是我将随身携带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散与他们,可是我也没想到灾民如此之多,我救得了一个,救得了十个,却救不了成百上千,我终究力不能及……”

“母亲不必自责。”肖景瑜转身单膝跪在母亲身侧。“如今您祈雨成功,也是尽一人之力救了万民。母后回宫后可让父皇做三件事情:一、开仓放粮;二、免去灾区三年赋税;三、以工代赈,新修水利,以防下次旱情。第一件事是解决当务之急。第二件是让百姓休养生息。第三件事,可以让无业灾民有事可做。此三件事相辅相成百姓可得以安居乐业,是为长久之计。”

“我儿竟能有如此言论!”皇后眼眸中泪光闪动,面露惊喜之色。她双手扶起肖景瑜,让他重新坐下,说道:“我儿见识比往日在宫中似又增益良多。这些日子你究竟身在何处?莫非有高人相助?”

肖景瑜犹豫了一下,说道:“并非孩儿隐瞒。孩儿的下落母后无需知晓详情,如此或许更好。母后只需知道孩儿在一处十分隐秘之所,非常安全。母后千万放心!别人不会找到我。”

皇后愣了一下,随即微笑,说道:“也好!鸿儿你说什么都好!只要你安全,你的秘密不用都告诉母后。只是你从未离开过皇宫,从未受过这样大的委屈。外面情况复杂,人心叵测,你孤身在外,我终究挂心,”

“母后,今后切不可如此,孩儿不在身边,你自己应当保重身体,终有一日,孩儿会回到宫中,那时一切终会拨云见日。母后需为孩儿好自珍重!”他想了想又问道:“母后,父皇他近来可有为难你?”

“没有!”皇后急忙说道。“此次来益州府还是得你父皇恩准。他还说……还说会让你回去的。”皇后看着肖景瑜,眼神柔和。“你父皇,他只是被身边佞臣所惑。你父皇,他并没有想害你的意思,他其实……其实……很孤独……他无人可信,身边却不能没有人,他……他……”皇后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来。

肖景瑜心中感叹一声,母后怕是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会不为父皇着想吧。“我是问,父皇对你如何?这些日子父皇可有为难于你?你在宫中有没有受苦?”他再次问道。

“对我?”皇后望着肖景瑜,目光茫然。“你父皇对我有礼有节,我们一向相敬如宾。”她沉默了片刻,说道:“皇宫之中,有礼有节已是最好,恩宠最大,莫过于此;若说有情有义,不过镜花水月,皆是虚妄。这一切我早已看透。”

肖景瑜沉默。礼节、情义,二者是必需取舍的吗?片刻之后他又问:“舅舅呢?父皇有没有说何时让他出狱?”

皇后蹙眉,说道:“此事你父皇一直三缄其口,我也不敢多问。只听说朝廷之中有大臣敢于为你舅舅直言进谏,民间亦有义士为你舅舅奔走喊冤。你父皇已将他的案子搁置了下来。我想待你父皇消了气,你舅舅可能就有望洗涮罪名。”

“那淑妃、三皇子他们呢?最近有没有刁难你?”

“淑妃,你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