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震惊全美(2 / 3)
” “另一个是海明威·福克纳?”木星问道。 “对,”于桦笑着说,“另一个就是海明威·福克纳。” 他抱起双臂,说:“其实,文学这东西,是踩着前人的肩膀螺旋上升的,没有哪个人是一出生就会写作,肯定是靠模仿别人。 “先模仿别人,再走出自己的路,然后在试图超越。这个超越的过程,就像是在和老师搏斗。” “有的人就搏赢了,走出了自己的路。有的人一直在搏。”于桦说,“你像莫语,他一直在和加西亚·博尔赫斯搏斗,再比如我,一直在和海明威·福克纳搏斗。” 木星听明白了,问道:“您和莫老师都已经是华国文学界的天花板级人物了,还走不出前辈的阴影吗?” 于桦笑着说:“你不写书的话,是无法理解被他们支配的恐惧的。” 说完他突然意识到哪里不对,改口道:“说错了,不是‘他们’,是‘他’!” 木星一阵失神。 听他们说了这么多,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么多牛人,竟然是同一个人。 高晓柏打开了扇子,在一旁说:“海明威·福克纳,还有一本在小众文艺青年里面很流行的书——《了不起的盖茨比》。” 木星点头:“对对,听说过,这也是他写的?” “是他。很多人对这本书,都是从《挪威的森林》里了解到的,没想到,都是一个人写的。”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接着道:“他还写过一本书,可能近几年的初中生、高中生都知道,《老人与海》。” 木星拍手道:“哦哦!这个我也知道,登上了教科书的!” 于桦插嘴道:“就这一本书,就够他得一次诺奖了。” 木星瞪眼:“这本书这么厉害?” 屏幕上,有弹幕飘过: “看《老人与海》看哭过……” “对对,我觉得挺好看的,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讲别的课文,我先翻到《老人与海》那一节,结果不小心看完了……” “看《老人与海》没感觉,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哭了。”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哭了+1” …… 感叹完之后,高晓柏继续科普: “我刚才说过,加西亚·博尔赫斯在美国是一种文化现象,要不知道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界的。 “其实有点夸张,在美国,不认识加西亚·博尔赫斯,其实还有生存余地,但要是说自己不认识海明威·福克纳,那事情就大条了,直接原地开除国籍了都可以。 “海明威·福克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默认为是美国人。因为他讲的大多都是美国故事。 “他在美国,不管是在文学界还是民间,都掀起了滔天巨浪——没夸张,只有滔天巨浪这个词可以形容。 “美国的青年,有一半都手里捧着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模仿书里的主角说话,模仿主角对待人生的态度。 “这本书还被列为‘全美中学生必读书目’,所有学校和家长都推荐,所有美国青年都知道,都读过,一网打尽。 “好,一半青年手捧《麦田里的守望者》,那另一半人呢?手里捧着《在路上》。 “《在路上》这本书出版后,带动牛仔裤和咖啡机上亿销量,骗得无数美国青年开启流浪生涯,全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