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4 / 4)

加入书签

称为“漏头”。又比如在细嫩程度之外,“大山”和“小山”才是价格差别的关键。陈静轩炒茶技艺自成一派,博采众长,凭感觉掌握生、熟锅火候,靠技巧搓得菜条紧、细、圆、直,用眼看鼻嗅而杀青出香。陈静轩家终于过上了勤劳致富的好日子。

从皖西传来的一生一熟两口大铁锅,前低后高,并排安在地面的水泥灶台上。炒茶师傅紧握的茶把子,一米来长,用细竹枝烤出油干透后扎成茶把子。这样的大茶把子,在皖西地区曾用于炒制黄大茶,尖梢弹性十足,可挑扬、可按压拍打、可旋转兜揉,甚至将茶叶团入竹枝间微闷。生熟锅都有专人在屋外火口掌火,生锅用木柴,锅面温度高达160-220℃。鲜叶入锅发出噼啪之声,就证明锅温足够。先用茶把子挑散,有节奏翻炒,变软后用茶把尖梢将茶叶收拢,圆形转揉,待初步成条约五成干时,用力一挑,整锅茶瞬间赶进隔壁的熟锅里,进入整形干燥的“熟锅”步骤。

生锅决定杀青是否到位,以及高温促成的香气转化。熟锅则适合用木炭加温,锅溫低一点,慢慢整形。前半段仍然用茶把子边转边揉,后半段精制成条,需在锅边坐下,手掌抓进一把茶,紧捏“抓条”,捏出条形,同时以拇指从虎口甩出,茶与锅边碰撞,促进“细、直”,称为“甩条”。龙井是扁形茶,做形时需反复按压,信阳毛尖是针形茶,不知为何抓条、甩条的工艺,素来被认为是模仿龙井。总之经过长时间的抓、甩,熟锅边缘逐渐堆积出一层茶毫,而毛尖的形状,也变身为细、圆、光、直的墨绿针形。

传统制作生熟锅茶灶并排,杀青到位,大茶把一挑,“过桥”到熟锅甩条做形,熟锅出来的茶,轻轻堆在锥型焙面上,炭焙三道,毛尖即成。制茶师傅赤膊挥舞着茶把子,汗珠从头上后背滑下,噌噌脆脆的茶把子划过茶锅的声音,一挥一压一抖,生锅炒完,直接挥动茶把子过到熟锅。最后经过人手完成抓条、甩条,和低温炭焙。

说起包产到户后的好日子,清芬合不拢嘴,生活总会馈赠勤劳的人,陈静轩那几年手艺没荒废,反而勤学苦练成为了大师傅,所以后面十里八乡甚至全市出名,没底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1990 年龙潭村炒制的信阳毛尖参加国家评比,取得了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比赛时用景德镇出的白瓷审评杯审评,泡五分钟沥干,比叶底,比汤色,龙潭毛尖都超过信阳其他产区。那时候手工甩条出来颜色偏黑,茶叶顶端带点弯曲,像鱼钩子。炒过头了会变成黄汤,炒得合适就是清汤,泡四道水都带色。供销社时期,毛尖分五个级别十五个等级,收购员下队里收。谷雨前后采的一级茶,收购价4.5 元,一芽三叶的五级就只有□□毛一斤。一级茶,整个小队也只能做出百八十斤。八十年代后,外地人开始来山里买茶,建议可以做点精致的,陈静轩就开始做单芽茶,后来其他地区都来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