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2 / 3)

加入书签

在仍在长安某个地方?”

“凭一点迷香就下了定论,你舅父派你来长安,真是个高明的决定。”窦太主忽而哂笑道。

单凭一点迷香自然下不了定论,所以她一直在想,姨母失踪背后究竟牵扯了什么?

昨日皇后之毒,让她有了那个猜想。

有人在利用义妁制毒来毒害皇后。

“所以,她仍在长安?”殷陈不在乎她话语中的嘲讽,又问了一遍。

窦太主将漆盒放好,站起身走到窗边将窗棂完全支开,夕阳瞬间倾瀑到屋中,她的轮廓也被这夕阳氤氲成柔和的线条,她干脆承认道:“义妁,仍在长安。”

手瞬间捏紧,殷陈咽了口口水,控制住浑身的颤抖,走到窦太主身边,同她一起欣赏窗外的夏荷,各色鱼儿在荷盖下忽隐忽现。

池塘对面是一排姿态舒展的柳树,怪石垛成几座形态各异的小山。

晚风拂面,携来一阵芬芳。

二人就这样沉默许久。

“阿娇幼时喜欢趴在此处瞧窗外景色。”窦太主瞧了一眼倚在边上的殷陈,有些动容道。

殷陈抓一把边上的鱼食投入塘中,原本躲在暗处的鱼儿都被这把从天而降的鱼食吸引出来,她垂眸瞧着鱼儿争食,“太主可知,她与卫皇后曾是非常要好的友人。”

窦太主似是被她这句话刺了一下,眼底泛起一片阴冷,嘴角勾起嘲讽笑意,“友人?”

“太主为何发笑?”窦太主这模样引起了殷陈的兴致,她故意问道。

窦太主也抓了一把鱼食,一粒粒丢入池中,“她将那人当成友人,那人却只是利用她罢了。”

殷陈想了想,“太主的意思是,卫皇后假意接近陈先皇后,利用她得以见到今上复宠?”

若是她没见过卫皇后,说不定会相信这个说法,可经由这几次接触来看,皇后绝不是这样的人。

窦太主嗤笑一声,“没有阿娇的助力,就凭空有美貌的卫子夫,她如何能得见今上?”

殷陈垂眸,不施粉黛的脸上勾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意,“太主为何确信是卫皇后利用了她,而不是她甘愿帮助卫皇后?”

窦太主收起了笑容,“因为阿娇是个极蠢的人,旁人待她三分好,她便要回敬十分。”

“所以,太主自以为是地去报复卫皇后,抓了当时还在建章监当小吏的卫青,谁承想这一举动触怒了今上,叫卫氏一族就此发了迹。”殷陈接过话头,她算是知道为何公孙敖去得那么及时了。

想是当时还是皇后的陈阿娇通知了公孙敖卫青被抓到了何处,否则依照窦太主的性子,公孙敖不可能会及时找得到卫青。

现在想起当年那件事还是叫窦太主恨极,她咬紧了后槽牙,“当年要不是那公孙敖,卫青那小子怎么可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殷陈心想那还不是你的好女儿在给你使绊子,嘴上却遗憾道:“是呀,陈家的没落,似乎与当年那一事脱不了干系。”

窦太主听到这句话,心倏地一紧,手上鱼食尽数落入池中,惊得鱼儿哄抢,水面一阵沸腾。

殷陈默不作声瞧着她吃惊的反应,心中却有了计较。

今上任用外戚是他上位以来做的头一件巩固自己权力成功改革的大事,从前他在朝中依靠的是盘根错节的势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处处掣肘。

建元元年,十六岁的今上方一即位,立即下令招贤,任用了儒家、法家等代表人物的董仲舒和王臧赵绾等人。

建元二年,年轻天子的一番新政还没走出第二步,御史大夫赵绾上书建议今上处理国事不必请示太皇太后的东宫。

御史大夫赵绾、郎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