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量子通信(1 / 2)
“你如果指的是我们的观测站的话,它离这个星系的主恒星并不远。没有突发情况的时候,我们会在那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上传。” 一号观测员没有告诉方成的是,他们的观测站是完全电磁隐身的。除了依靠探测它的万有引力对空间造成的极其微弱的扭曲之外,人类无法用任何手段感知它的存在。 事实上能够恢复空间扭曲的技术金属文明也不是没有,但是对于一个偏远星区的观测站来说那种设备纯属多余了,毕竟观测站和太阳的质量相差实在太多,这个扭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方成努力想象着观测站的样子,是在太阳边上的话…… “如果没有超光速通讯设备,从地球到你们观测站发射一束电磁波需要的时间大概要……十几分钟?你们的观测站是在绕着太阳转的吗?” 地球与水星之间的电磁波通信时间在四分钟到十二分钟之间,这是由于水星也在围绕太阳公转,与地球的距离一直在不断变动的缘故。 而对于火星来说这个时间是三分钟到四十分钟,所以从火星车传回来的所谓“实时录像”其实都不是实时的。 进行这种长距离通话且不说延时非常长,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激发传递到近太阳轨道的路上也是困难重重,毕竟它携带的能量连背景辐射都不如。就好像一滴墨水被倒进了汪洋大海一样。 “你说得对,我们的观测站是绕着恒星缓慢转动的。所以在那里和你通话是会有一些延迟的。” “那你们有没有……超距作用通信之类的?比如利用纠缠态的粒子之类的技术?” 和普通人以为的“量子通信”可以无视距离即时传递信息不同,人类目前的物理学已经严格证明了,即使是纠缠态也不能超光速传递信息。 量子通信的原理是将一个体系分为相互纠缠的A和B两部分,并且把它们发射到距离很遥远的两个地方。由于纠缠的存在一侧的人如果改变他拥有的A系统,那另一侧的人会在完全相同的瞬间观察到自己的B系统跟着做了变化。 这个变化完全不消耗任何时间,就算A与B在宇宙的两个尽头,手里的体系也能完全同步地进行演化。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实际上阻碍信息传递的就是量子力学本身,因为不论是A还是B,如果两边的人不进行主动的“观测”,那么它们就一直都处于“薛定谔的猫”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你并不知道这个体系有没有变化。 假设A被人为地编码了信息,那么虽然B也同样在一瞬间编码了同样的信息,但是A那边的人需要用其他通信手段来告知B那端的人要进行观测了,这个通知的手段仍然是非量子的,传递信息的速度不会超过光速。 但是既然对方是外星人,没准会有人类无法理解的技术吧。 “这个……无可奉告。” 其实这种技术也是金属文明很久之前就掌握了的,两个观测员之间就可以进行超光速通信。但是一号意识到这个话题再深入下去的话就会违反规定了。 依照条例的规定,观测员不能传播会给其他文明带来科技革命的信息,只能跟人类科普依据其现有的科学范式能够理解的原理。 当然,有的时候规定就是用来打破的。 方成觉得被拒绝了有点尴尬,不过他也早就觉得自己问的太多了。 “对了……一直没问,请问怎么称呼您呢?” “你就叫我济慈吧,这是我的名字。” 金属生命的语言和碳基生物在底层的编码逻辑上是不同的。人类的语言只有一个时间维度,但是金属生命的自然语言有两个时间,信息密度也比碳基生物大得多。 所以理论上并没有办法把一号观测员真正的名字翻译过来,这个称呼也是他根据地球上的资料胡诌的。 “好的,济慈……老师?” 方成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不过在后面应该用什么敬称比较好?老师好像不太对,先生也有点奇怪。外星人有性别吗? 方成捋了一下汉语中的敬词,除了用职业称呼之外基本上都是和性别有关的,他尚不确定两性生殖是不是地球生物专属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