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8 章 368(一更)(2 / 4)
r> 可仲长统所要说的,何止是那一句“人实难得,何重之嫌” 啊…… 若只看到这里便觉得他是在充当大司马的口舌,那就是看轻了这位立足于民生庶务的天才! 在卢植逐字逐句的钻研中,尤为让他觉得乔琰推行《昌言》有着势在必行意义的,是仲长统在书中提议恢复井田制。 不是对现有土地草率地做出改革,而是对重新修复秩序之中开辟的荒田先行试用。 所谓“限夫田以断并兼” ,正是要让开垦荒地后先收归国有,再将其分给有能力种地的,而非是有条件占据土地的,以抑制这些新地上再度出现土地兼并。 比起那句“豪杰之当天命者”,这才是一句真正的大胆之言! 在乔琰推行这等举措的时候,还打着要聚敛余粮开启军屯以备战事的借口,也完全是凭借着她所掌控的强兵劲卒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点。 可仲长统却丝毫不加以收敛地将这一句话丢了出来。 偏偏他说的下一段话又好像还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将这一出言论给往回收了收。 他说官员为士民之长,若不能对在其位的人给出合适的官职俸禄,不能令他们养家糊口,反而要因为他们的被迫求生之举惩罚他们,那不就是把官职放在那里,像是摆放了个陷阱一样等待天下的君子吗? 但若说这是仲长统的示弱便着实是低看了他。 他不过是清楚地知道,在他所撰写的《昌言》顶替掉那些世家经传出现在千家万户的时候,他既是乔琰在此刻为自己选择的盾也是一把尖矛。 这把矛的头号目标是那些非要歪曲天象之说的人,而不是…… 不是像一个刺猬一样将所有人都得罪个彻底。 目光长远的人能看到蛰伏中的图穷匕见,目光短浅的人看到的却只是对于荒地的建议,也只看到那句“官吏凭借正当的途径得到俸禄,百姓不会觉得他们奢侈;国家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积蓄,百姓不会觉得被压榨而劳苦”的论断。 很明显,这本《昌言》,著作者年轻,却宛然像是个成熟的政治家抛掷出去的武器。 卢植无从获知乔琰到底在其中对其做出了多少结构上的调整,让其变成了更为契合她的存在,可若是刘虞这位天子能将其利用得法,势必能引领着大汉越发昌盛,谁也无法凭借着此书的发行便觉得这是她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但唯一的问题在,刘虞真的还有这个效仿其中言论,将其步步推行的精力吗? 转入今年刘虞所表现出的疲惫,就算卢植远居乐平,也能从那些传入他耳中的言语里揣测出个大概。 他也不免想到了在六月里刘扬找上他时候的场面。 他不知道这位皇子到底为何便觉得,自己能因为刘虞的缘故坐在那个稳操胜券的位置上,在将乔琰前往长安请罪的种种表现和言语告知于他后,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或者说,他希望卢植能看在大汉危亡在即的面子上帮他一把。 可到底还有没有人记得,昔日他在黄巾之乱中树立战功,却因为汉灵帝的猜忌不得不卸任军权,坐在尚书令的位置上。 汉灵帝驾崩之时,他为救驾而来,尊奉天子之命调动了北军五校,却因汝南袁氏意图争功的缘故被董卓驱逐出长安。 为保全大汉尊严,他前往长安忍辱负重,一度受到性命的威胁,在他年事已高避居并州的时候,却又被现任天子的子嗣意图当做一个掀起风浪的帮凶。 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