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动倒贴的大儒师父(1 / 2)
李铭当即就不乐意了,似乎也是为了故意无视姚川,立马变了脸色去对着王独秀投去轻微敌意。 “嘿,我说你王独秀来凑什么热闹?老夫早在诗会开始前就说了要收那林小子为徒,你们当初还一个个都劝我,现在倒好,那小子作出一首千古绝句展现了自身天赋与才华,你们这些老家伙可就脸都不要了来与老夫抢?!” 李铭说这话的意思其实也很明显,先是表达对王独秀的不满,同样也说明了林言宸这块璞玉现在有多抢手,对于姚川先前的评价更是狠狠一巴掌。 但王独秀突然这么说也不是真的想要与李铭抢徒弟,尽管林言宸很是优秀让他不由得起了爱才之心,但他自知能力有限,担不起林言宸老师这个位置,李铭想收那就去收好了,反正也不见得林言宸会同意。 他没有收徒的打算却仍这么说,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李铭。 他深知李铭是什么倔脾气,既然因为林言宸而与姚川针锋相对,那么也唯有扯上这小子才能让李铭转移话题点。 否则接下来他与姚川将彻彻底底的决裂开,以姚川的手段与人脉,就算李铭是个成名已久的大儒,日后再有著作也难以推崇开。 他们这些大儒平日里看着光彩,其实也有很多不得已之处。 就比如这著书立作,你写的再好总得有人看吧? 那这传播、抄录、贩卖、运作等等方面他们这些读了半辈子书的文人根本就搞不明白,都是靠着皇家与富商的人脉资源去办。 可以说只要传播到位,即使作品算不得上乘,在名气的加持下,所获得的浩然正气反馈就不会少。 而他们大郑,由于姚川是皇室六皇子周元明的师父,所以基本上儒家最好的资源与人脉都在姚川的手上。 加之这么多年有数不清的文人大儒前去拜访求其办事,使得其人脉资源滚雪球增长。 可以说从今以后,李铭的一切著作就别想通过皇室的手段进行大肆传播与抄录贩卖了。 这会直接影响到李铭那一分支的经济收入与浩然正气增长。 而且李铭私下里其他的渠道也有极大概率动用不了,商人自古追逐利益,一旦得知李铭式微,自然是不愿承担风险。 那些成名大儒的著作在三国境内基本都是畅销爆款,即使质量参差不齐,在名气加持下,依然有不少人愿意买单,商人们也就不愁销路,故而每次都会大肆投入去安排人抄录与流传贩卖。 只需要低廉的人力成本,就能有几何倍的回报,当今世道最有钱的大群体不是青楼常客,而是这些文人才子。 穷人现在很难踏入儒道,而有钱人家为了给予后辈更好的资源,自然是愿意重金购买大儒的著作来看。 这就跟研究物理学离不开爱因斯坦一个道理。 正是这般朝利益倒头的商人,上一秒对你毕恭毕敬,指望着你出书来赚钱。 但只要得知李铭得罪姚川这位在皇室说得上话的人物,有很大可能李铭的著作会遭到封杀和禁售,这种情况,从事抄录贩卖的商户肯定会避而远之。 谁也不想辛辛苦苦投入大量钱财与人力,最后书没卖到钱全搭进去了,还得背上得罪姚川的风险,这就很不值当了。 与李铭相比,能从姚川那里拿到的著作自然是更好的。 打着当世诗词第一人的名头,搞本大儒诗集出来,价格那时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就算虚高了照样卖到有价无市的程度。 特别是对于年纪轻轻喜好面子的富家公子,平日里追求大家闺秀以及知名才女靠的不是什么庸俗的金钱,而是看谈吐与才学。 一旦有了大儒诗集这种B格满满的东西,也能衬托的自身格调高雅不少。 而这些东西,李铭一把年纪的老牌大儒岂能不知? 但他就是要冒着被封杀埋没自毁前程的风险去搏一搏。 他自知对于收林言宸为徒没有太大的把握,自己虽身为大儒,但在场的大儒并不在少数。 换位思考,那林小子凭什么不去拜同为大明的大儒,反倒来拜他这个大郑人呢? 可李铭对林言宸的收徒欲望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上半辈子渴望自身能够达到半圣亚圣的程度,可岁月的磨砺让他认清了现实,他这一生的终点早已看到了尽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