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身在朝堂中,你我皆银币(1 / 2)
“陛下,臣对此事暂无看法,倒是这中秋诗会…臣感觉不妥。” 林言宸凑到皇帝身前,眉目微蹙。 长孙奕闻言来了兴趣,反问道:“那你说说如何不妥?” “臣认为临州旱灾关乎百姓生计,朝廷虽及时拨出赈灾银两,却在银两被劫之时不管不顾,甚至还大肆举办诗会,这怕是如张相所言,让临州百姓寒了心呐。” 林言宸虽不想多管闲事,但他听到临州旱灾已经出现易子而食时,内心很不是滋味。 作为21世纪穿越而来的灵魂,他做不到放任不管数百万无辜百姓的死活。 尤其是他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前提下,他的良心过不去。 “哼,你懂什么,你当陛下不想尽快解决旱灾?但那老阉贼会让陛下如意吗?” 一旁抱着青霞剑的怀玉冷哼一声。 “怀玉,朕说了多少遍了管住你的嘴,言多必失知道吗?” “哦,属下知道了。”怀玉委屈巴巴的闭上了嘴。 长孙奕又看向林言宸,叹息道。 “唉……朝堂之上你也见到了,朕现在想做什么,几乎是处处受人阻拦,朕何曾不想治理这群朝中的乌烟瘴气,奈何他们相互勾结已经成了气候,牵一发而动全身,朕总不能全罢了他们的职吧?” 林言宸不解,“陛下,这与臣所问有何关系?” 长孙奕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剿匪一事朕目前有两点阻碍,一是无兵调遣,二是阉党一派阻挠。” “尤其是这兵权,除却驻守边疆的铁甲军外,朕手中只掌握着十二万宫廷禁军,但他们必须时刻守卫皇宫安全,无法调离京都,更何况京都距离临州路远,此番调兵实在不智。” “而临州兵马驻守在靖国交界之地,在此关系紧张之际,更是不可分散丝毫兵力用于剿灭三梁山土匪。” 林言宸恍然,打消了心中一些疑惑。 这临州边界的三梁山土匪借助易守难攻的山势,在当地一带猖獗无比,朝廷曾多次派兵围剿皆是损失惨重、无功而返。 外加这次旱灾逼迫,有不少灾民走投无路会选择上山为匪,更是充实了匪患的力量。 而林言宸甚至怀疑,这三梁山土匪能猖獗到现在,背后必定有官方大佬罩着,极有可能就是赵瑞这老阉贼。 如此若是要追回银两,起码得要八万兵马才能有信心攻破匪寨。 而临州边境驻军也只有二十万,肯定不能抽出八万用来剿匪。 所以王怀民的决定没有任何问题。 “那这三梁山匪患该如何解决,100万两白银总不能就此放弃吧?”林言宸追问。 “自然是不能,朕对此思索良久,最终唯有从紧挨临州的阳州调集兵力,一日内便能攻打三梁山。” 还不等林言宸再开口,长孙奕继续解释道。 “其中难处便是朕要说的第二点,有调动兵马之权的阳州刺史李铭前阵子因风寒不治离世了,暂代刺史之位的苏有才乃是赵瑞的人。” 林言宸听到这儿,又疑惑了。 “陛下,既如此我们为何不尽快想办法谋这刺史之位,反而要大肆举办诗会?” 他从头到尾都不理解,这长孙奕这么急切举办诗会有何卵用? 难不成念两首诗就能天降大雨? 还是如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般,上层贵族根本就不在意下层死活。 “非也。”长孙奕顿了顿继续说道,“此次诗会正是朕的一步险棋,如若不成,最后便只能以拨出一部分边境粮草暂赈百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林言宸还是不懂,就很诚实的接着问。 长孙奕也不生气,边走边聊了一路,到养心殿挥退众下人,示意林言宸和怀玉坐下。 “朕说了,此次诗会不同以往,郑、靖两国才人也会到此,所以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诗会那么简单,而是朕与那两位之间的一次互相试探!” 说到这里,长孙奕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极具气势。 “中秋诗会的彩头除却往年那些外,还可对朕提一个要求,只要合理朕便都能满足,那些大臣也无话可说。若是你能夺魁,提出暂代几天阳州刺史,自然朕会答应。” 林言宸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这就跟免死金牌一个道理,平日里皇帝的心腹犯了事儿,皇帝若是包庇,那些大臣绝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