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人心隔肚皮,往事如昨 ,十一 。(1 / 2)
起初,薛老喜听说苏老二和康素贞好上了,最初它是一种对苏老二的耻笑,和康大功一样,他也认为苏老二是“蛤蟆要吃天鹅肉”。后来,他看康素贞虽然不敢大明大放的和苏老二来往,但他能够听到人们关于康素贞从没有减弱对苏老二倾心的事实,再想想自己的四个孩子都不瞎不聋的,自己好赖在苏家屯也算是个人物,但为啥四个孩子连一个“康素贞”都没有碰上呢? 这时,薛老喜的心里便产生了隐隐的嫉妒,在这种嫉妒心理作用下,他紧跟康大功,在反对,制止康素贞和苏老二来往的过程中,明里暗里充当着中坚的人物,并且以此换来康大功的“嗟来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康素贞在和康家断绝亲情关系状态下还是不屈不挠的要跟苏老二好,并且她要跟苏老二过日子的行为有开始的隐蔽已经变成了半公开,以至公开。这时,薛老喜的思想又悄然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他心里有点称意,他心里时不时会问康大功: 你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另一方面,他也感觉到苏老二不会被康大功置于死地,他不必要把苏老二和康素贞这条路堵死,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也就是在打开“醋缸库”的那几天,一天夜里,康素贞劳累了一天正要休息,突然听见有人敲门的声音,她急步走到门前警惕的问道:“谁”? “是我,你喜叔”。 康素贞听得出是薛老喜。 她打开屋门,薛老喜没有立刻进去,他站在门外说道:“贞贞,知道你每个月得向学校的伙房里交粮食,给你们送来几袋麦子就在学校门外,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叫人把他扛过来”。 薛老喜清楚,康素贞那时想依靠苏老二吃喝是妄想,所以,她一定在学校的食堂里吃的大都是粗粮。 没等康素贞说什么,薛老喜扭头就消失在了夜幕里。 那时,康素贞和康家断绝了亲情关系,她就食宿在学校里,搭伙的老师每月向学校的伙房里交粗细粮若干,到了每月的月底根据自己的食用数量进行结算。 康素贞知道,苏老二家每年的麦子面根本不够吃。他娘儿两个大都是用红薯和玉米等粗粮度日子的。 尽管自已经决定要跟苏老二过日子一辈子,但她清楚,那个时候若是依靠苏老二供给自己的吃喝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时,民办师每月的工资是二十一块钱,每半年发一次。 开始的时候,她的身上有几年来节省下来的二百多块钱,每个月开始交面粉的时候她便在小黄镇上买回十几斤麦子面,其它的粗粮,诸如玉米,红薯等,都是一些好心的学生家长送给她的。 一段时间下来,那二百多块钱已经花完了,他就用每个月二十一块的民办教师工资买麦子面往伙房里交。这之间,只要一有机会,他便三块五块的把布袋儿里的钱送给苏老二,她基本上不添新衣裳,甚至不出学校的大门。 康素贞知道这几天村子打开了“醋缸库”在卖麦子,为了维护自己和苏老二的感情,她决定了不去买,不去看,不去理会,她巴不得那“醋缸库”里的麦子赶快“处理”干净,那个“醋缸库”永远消失在人间,这样,那个苏老二也许就会有个眼不见,心不烦的痛快。 ……… 一会儿的功夫,薛老喜和另外两个人,每人扛着一口袋麦子从夜幕中走了出来,径直进了康素贞的小屋。 那种情形,康素贞无论如何都是拦不住的,也是不能阻拦的,她心里清楚,若是把扛麦的人拦在了门外,那种情形是很有可能被学校里的人看见的,在那个特殊的,敏感的时刻,那将是一种猜测不到的负面影响。 灯光下,康素贞看见,盛麦子的口袋上印着:“小黄公社大塔大队苏家屯生产队”的字样,是那种用织布机织成的口袋布,又用大针缝成的,那种年代独特的盛粮食的口袋,起码是全地区通用的,每袋盛粮食作物一百斤,一百五十斤,二百斤不等。 康素贞看的清楚,薛老喜他们扛来的这种袋子是每袋盛150斤那种。 此时此刻,薛老喜等人的动作极像大狸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