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平定黄巾(1 / 2)

加入书签

朱儁率兵将宛城团团围住,然后尽断城中之粮,韩忠派出使者进入城中试图投降,朱儁不许其投降,这时候刘备便对朱儁说道“往日高祖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很重要的原因是能够接受招降纳顺,你为何又要拒绝韩忠的投降?”  朱儁回答道:“现在的情况和那时候不太一样,当时秦朝末年,天下大乱,人民并没有固定的主人,因此能够用奖赏去招降他们,但如今海内一统,这些黄巾贼寇却谋反叛,若是让他们轻易的投降了,又怎么能够起到惩戒警示的作用?  若是这些黄巾贼寇得利时就肆意劫掠,而到了失败时就轻松投降,那么长此以往贼寇只会是越来越多,并非是良谋也。”  刘备又说:“若是不允许这些贼寇投降,那么现在我们将宛城团团围住,丝毫不留空隙,贼寇们求降不成,必然会誓死一战,到时候城中数万贼寇万众一心,其战力也非同小可。倒不如撤去东南角的兵力,集中起来去进攻西北角,到时候贼寇必然会选择弃城逃跑,到时候我们再予以击之,贼寇当无心恋战,须臾可获胜也。”  朱儁听罢之后觉得刘备所言确实是良策,便欣然应允,随后撤去东南面的两路兵马,凋往西北面去加以进攻,韩忠见状果然率领军队弃城而走,这时候朱儁三人遂率军一路掩杀,韩忠被从马上射下而死,其余黄巾军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尽数四散溃逃。  然而正当朱儁与刘关张率军欲趁势继续追击将黄巾军残部一网打尽时,赵弘、孙仲带领各自所率黄巾贼众赶到,并与朱儁交战,朱儁所率军马战斗已久,人困马乏,而黄巾军援军数量庞大,因而朱儁只好引军暂时退去,赵弘则趁势又重新夺回了宛城,朱儁率军退到宛城十里外扎营。  朱儁领军正准备发动进攻,忽然看见正东方向过来一队彪悍人马,而这队人马为首的那个将领生得广额阔面,虎背熊腰,此人就是吴郡富春人,姓孙,名坚,字文台,据说是孙武之后。  当年孙坚只有十七岁的时候,与其父一同到钱塘,却见海贼十余人正在劫掠商人的钱财货物,并在劫掠之后在岸边分赃,孙坚便对其父说:“这些海贼我们当可灭之。”  于是孙坚便提刀上岸,扬声大喊,做出东西指挥,叫人过来的样子,海贼们结果信以为真,真当是孙坚叫来了官军,于是吓得直接丢弃财物狼狈而逃,孙坚猛然追上杀死一个海贼。  因为这件事情,孙坚成为了当地郡县之中的名人,并因此被推荐为校尉,后来会稽妖贼在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与他一同造反之人达到数万之多,孙坚与郡司马一同招募了当地乡勇一千余人,会合州郡本身的士兵一起进攻并击败了贼兵,斩杀许昌贼寇首领之子许韶。  刺史臧旻上奏皇帝表孙坚之功劳,孙坚被封为盐渎丞,后来又当上了盱眙丞、下邳丞,如今见到黄巾贼寇四起,于是便聚集乡勇少年及许多商人的财力,总共拥有了淮泗精兵一千五百人,并引此士兵前来接应。  朱儁见状大喜,便号令孙坚攻打宛城南门,而刘备则攻打宛城北门,朱儁自己攻打宛城西门,只留下宛城东门放任黄巾贼兵逃跑。  孙坚勇猛非常,率先登上城墙,连斩贼寇二十余人,贼寇见孙坚都颇为恐惧,纷纷逃跑。  赵弘策马飞奔而至,手持战槊,径直朝着孙坚杀来,孙坚见状极为冷静,估算好距离,在赵弘将至未至之时,从城墙之上直接纵身跃下,一举将赵弘手中的战槊夺下,然后反身刺死赵弘,随后又纵马飞身杀向城内其他黄巾反贼。  孙仲引一支贼兵准备从北门突破,却直接撞上了刘备领军前来阻截,孙仲自知不是对手,根本无心恋战,只顾着带兵向着城外逃去。  刘备见孙仲只顾逃跑不与之交战,便取出弓箭射向孙仲,孙仲不幸中箭,翻身落马而死,朱儁率领大军从后方掩杀过来,斩杀敌寇岂止数万,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南阳这一带的十多个郡县都被一举平定下来。  朱儁大获全胜,便与众人班师回朝,皇帝封朱儁为车骑将军,兼任河南尹,朱儁又表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