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啸天挑拨离间(2 / 3)

加入书签

两个月时间,就灭了。”林啸天不断刺激着冯盎的神经,“如果冯老将军不信在下所言,尽可以派人去打探。我若有一句虚言,必遭乱箭穿心而死。”

冯盎对林啸天所言,将信将疑,便派出一支侦察小队,对唐军的动向进行监视。十日过后,侦察兵反馈,李靖率领三千精兵,从江陵出发,一路南下,朝着岭南而来。并且,桂州李袭志已经接受唐廷招抚,被封为桂州总管。

冯盎听此消息后,立即将林啸天从土牢放出,带到自己的府邸商议。

“啸天勿怪,前些时日有所怠慢,老夫在此赔罪。”冯盎命下人做了一桌野味,专门犒劳林啸天,“今日特邀你前来,是想和你商讨如何应对唐军事宜。”

“冯老将军无需多虑,这些时日,我在里面也想清楚了。”林啸天丝毫不客气,吃了口菜,又喝了杯酒,说道,“如若老将军信得过,我愿充作使者,劝说我堂兄,与冯老将军一同对抗唐军。”

“啸天大义,老夫佩服,今日此宴,既是为你洗尘,也是为你壮行。”冯盎曾经归附林士弘,后来壮大后便自立,脱离了林士弘的掌控,现有林啸天作为中间人,或可重新建立联系,“烦请啸天前往鄱阳劝说楚帝,我愿归附,共创大业。”

“既然如此,林啸天愿听驱使。”林啸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林啸天在冯盎的派遣下,前往鄱阳游说林士弘。同时,冯盎暗中招兵买马,铸造兵器,积蓄力量。

且说张宝相领命之后,精心挑选了十来个通僚语的斥候,深入阳江侦察。

李靖与李袭志坐镇桂州,商讨着如何才能不用兵戈收复岭南事宜。这一日,李靖又到了官署。

“靖公,至于冯盎或有反叛之意,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我们还是要提前做好筹备,以防万一。”李袭志与李靖面向而坐,说道,“不过以我观之,冯盎应该还在观望,并无反叛之心。冯盎本是冼夫人之孙,既有汉人血统,也有僚人血统,在岭南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如若他要反,早就可以反了,不必等到现在。”

“李将军扎根岭南多年,自是比李靖更熟悉情况。”李靖说道,“看来,李将军与冯盎是有私交?”

“这些年,我与冯盎同处岭南之地,自然是有些来往。”冯盎说道,“不过,冯盎此人心高气傲,为人仗义。他膝下几子均已成年,并各掌一军,都能够独当一面,尤其是其次子冯智戴,智勇双全。更何况斥候都尉去了也有些时日,尚无音讯传回,我料,冯盎并无反意。”

“如此甚好。若冯盎真有反意,仅凭我带来的三千兵马,加上李将军手下的八千人马,也不过万余人,无论如何是敌不过冯盎的五万精兵啊。”李靖叹道,“既然李将军与冯盎有些私交,要不,李将军书信一封,说明我方来意,劝其归顺大唐。”

“靖公所言,甚是有理。”李袭志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冯盎,本可称王,但他都没有这样做,只不过是感念先祖恩德,恐辱没了先祖名声。由此可见,冯盎是一位忠义之人。既然靖公如此说了,我便修书一封,陈述其中关系。另外,还请靖公以岭南道安抚大使之名,撰写一封亲笔信,晓以大义,劝其归唐。你我双双用力,方可成功。”

“如此甚好。”李靖称赞道。

李靖、李袭志分别修书,命人快马送至阳江冯盎手中。冯盎阅览完毕,见其信中言辞恳切,遂有些犹豫不决。

不久,张宝相带着阳江的情况返回了桂州,言及冯盎受林啸天挑唆,正在暗中联系林士弘,招兵买马,积蓄力量。但是,并没有攻伐之意,倒像是自保。

李靖得知情况后,心想,这一趟阳江之行,看来是无法避免了。

时至仲春之际,冯盎带领长子冯智揆、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