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困长安城(2 / 3)

加入书签

李靖惊讶:“老将军,何事惊慌?”

“王仁恭被杀了。”阴世师一脸严肃,“自你走后,刘武周与王仁恭之妾的事情败露,于是,刘武周以王仁恭拒不开仓放粮为由,杀了王仁恭,自称太守。他还暗通突厥,得了不少马匹和粮草,现在已经称帝了。”

听到此处,李靖手心已是沁出了冷汗:“刘武周反了,那么李渊也快了吧。”

其时,天下已经大乱。

河北窦建德自称长乐王,改元丁丑;朔方梁师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梁,改元永隆;河南瓦岗首领翟让推李密为主,号魏公。李渊在李世民、刘文静和裴寂等人的谋划下,上尊号大将军,设大将军府,下设长史、司马、记室、府掾,又设有左右统军、三军都督、各级将军等;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封李元吉为姑臧郡公,领军留守太原。

在裴寂等人的商议下,李渊忍气向突厥送去钱粮和美女,安定后方。

就这样,数月之间,大隋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由官僚资本为主导的农民暴动就此全面爆发。

是年七月,李渊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刘文静等人率领,屯兵永丰仓,扼守潼关,监视河东的隋军;另一路由李世民、刘弘基等人率领,西进高陵,经泾阳、武功、盗屋、鄂县,迂回前进。

李世民在向西进军途中,先在泾阳镇压了胡人刘鹞子的起义军,接着,又会合了李神通和平阳公主所领导的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攻略长安周边城池,二十万余军队直逼长安城。

于此期间,李靖一直蛰伏长安城内,对天下大事不闻不问,但他心中明了,于此之时,做出任何举动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阴世师多次出面相邀,希望能够一同拱卫长安,但都被李靖拒绝。

如果是孤身一人,倒也无可厚非,如今家室在身,兄朋在侧,已经不允许李靖任意决定。他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为自己及家人谋一条生路,为跟随自己的几个兄弟谋出路。

十月的长安,已经开始凉了起来。李靖换上官服,去往东宫拜见代王殿下。

代王杨侑年仅十三,面冠如玉,在大殿接见了李靖。李靖立于阶下,行跪拜之礼:“罪臣李靖,拜见殿下。”

“将军请起。”杨侑起身,说道,“将军北拒突厥有功,何来有罪一说?”

“罪臣有心杀敌,奈何盗贼四起,如今李渊大军临城,阴老将军打着殿下旗号,四处开仓放粮,恐怕长安城不保。”李靖说道,“皇帝远在江都,一时无暇顾及,如若城破,免不了百姓遭难。我今日来,是希望殿下早做打算,为自己谋条后路。”

杨侑神情间泛着忧愁:“如今的大隋,烽烟四起,大厦将倾,我也是独木难支。靖公长与于经略,可有何良策?”

“回殿下的话,阴老将军把李渊的族弟子侄关在牢中,保不齐哪天下令斩首,若是如此,非但阻挡不了李渊,反而会激怒之,恐对殿下不利。”李靖建议道,“阴老将军之前杀了李智云,已是和李渊结下了仇怨。依臣之见,值此多事之秋,殿下不如放李道宗等人一条生路,命人严加看管,不得滥杀无辜,倘若李渊攻破长安,念及殿下的仁慈,也算是一条退路。”

杨侑说道:“靖公所言甚是,这些人年纪轻轻,李渊起兵,非他们之过,保全一命,将来或可有功于国。我等性命,自是不足挂齿,只是可怜了天下百姓。”

李靖心中一惊,没想到杨侑如此年轻,胸中却有如此抱负。只可惜,杨侑生错了时代,若是早生二十年,大隋或许就不是此等局面了。

李靖说道:“殿下心怀苍生,将来殿下若能继位,必是百姓之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