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三笔交易(1 / 2)

加入书签

“什么信,你应该清楚,戴世荣没跟你说?”张贲反问。  “里面只有一张白纸。”金常道,“那废物,拿的是一封假的。”  “那你总该知道,是谁写给谁的。”  “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知不知道,我不是都得死?”金常道,“官官相护,不论文官武官,我只不过是个小人物,把我推到台面上来,绝不仅仅是因为一封信这么简单。”  “哦?”  “张大人,相信我,知道得太多,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成为一颗弃子。”  “如果真到那一天,我也该叫作殉国,像你这样的,才叫弃子。”张贲顿了顿,接着道:“你的义子,戴世荣,以偷窥为乐,一定知道很多大人物的秘密,现在他死了,你就成了唯一知道那些秘密的人,对吗?”  金常苦笑一下,没有回答。  张贲并不在意,自顾自继续说:“你收他为义子,也是看上了他这等本事吧?”  他一直想要引出金常束手就擒的真正意图,如林鳞游所言,这一趟抓捕行动过于顺利,金常过于配合,绝对别有所图。  金常这时说:“我的老家,在广西浔州府,家里有一小块土地,在山上,可以望见乌江……”  “是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张贲忍不住接了一句。  “应该不是。”金常说,“我们老家的乌江,是从故元开始叫这名的,如果我说大藤峡,你应该会熟悉些。”  当然熟悉,差不多从洪武八年开始,到前几年的永乐三年,大藤峡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大小起义不断……哦,对不起,以张贲的口吻来说的话,应该是造反。  不停被镇压,又反复地造反……  张贲点点头:“听你的口音,并不像浔州的……”  “我十一岁就离开了家乡,是被掳……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是洪武二十八年……”  洪武二十八年,广西西部瑶族、壮族暴动起事,首领黄世铁聚众数万,以更吾、莲花、大藤等寨为据点,并向附近之都康州、向武州、上林等地发展势力。明廷遣杨文为征南将军驻师奉议州东南,会同广西都指挥使韩观所率军队,对起义进行镇压……  这么说来金常今年才二十七岁,比张贲还小。  看他的模样,还以为有三四十了呢!  大概是常怀忧愤,所以有些显老了。  “你可知我们为何要起义?”  “土司压榨,驻军腐败,官商勾结?”  “这几点,你都说对了。”金常说,“但最主要的一点,是盐。”  “我们山上的家,周围种满了香蕉、荔枝和山桃,这时节,山桃一定都开花了。不过在我小时候,父亲就将山桃全都砍了,改种香蕉,因为香蕉叶烧成灰,可以拿来腌制食物,弥补食盐的短缺。”  明朝的“盐政”总体政策是:盐的生产由朝廷垄断、运输由商人负责,售卖则由特许商人专卖,实行异地销售的制度。大明设立都转运盐使司或盐课提举司等机构,管理各地区的食盐生产与销售。  广西不产盐靠广东盐进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盐”成为了一种控制手段。  食盐是必需品,广西苗、瑶、壮族等在深山老林居住的人就必须克服艰难险阻进入平原、人口较为繁多的地区,所以,食盐的多少成为了地势险恶地区衡量财富的标志。  然而,广西承宣布政使司、都转运盐使司等却采取“一视同仁”的价格乃至高价甚至禁运来应对。只要稍不老实,就用“禁盐”来惩罚。  “如果盐的问题不解决,起义,就永远不会停止。”金常说,“而且,我敢保证,会愈演愈烈。”  “真想不到,你身处囹圄,还心系家乡父老。”张贲叹道,“这么说来,你也是个可怜人,却为何要对南市楼那俩粉头,同样的苦命人,犯下如此恶行?”  “恶行?”金常冷笑,“为了取悦那些大人物,学把戏,学幻术,几经易手,苟且偷生!跟那些大人物比起来,我这算的了什么?”  如果没猜错的话,金常与老家的反贼一直有书信来往。之所以紧张想要拿到密信,是以为落到李芮手里的,是他们的来往书信。  “你进入诏狱,就是为了跟我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