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明盛书屋>其它小说>世子超> 14. 字外有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 字外有字 (1 / 3)

萧照和阿勒齐回到质子府,阿勒齐熬了一天,困乏无比,正准备入睡,被萧照一把叫住。

“世子,怎么了吗?”

“大皇子有问题,别睡了,说完这个再去睡。”

“世子,你怎么到了京都后看谁都有问题?”

“昨夜我在佛堂中偷偷看了大皇子供在佛堂的手抄佛经,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

阿勒齐更是不解了,问道:“世子,大皇子抄的佛经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也看了,怎么啥都没看出来。”

“先生所教的书法和气韵生动,你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罢了罢了,你连韩厉的字都看不出来,更别说大皇子的了。”

萧照只得无奈解释:“周,李二人出事之前,即九月之前大皇子的字迹,笔力较强,字字规整均匀。”

“人可以伪装,但是字是骗不了人,九月之前的大皇子,沉稳,内敛,不显山不露水,意在蛰伏。可细看每个字又棱角分明,中锋突出,或许,他在隐隐酝酿着什么大事。”

“可是我看那一摞摞佛经长得都一样啊,密密麻麻,像条虫。”

“细微之处还是有所不同,大皇子每日抄录佛经,文末,必会用小字注明日期,心得,可周,李二人出事的那段时间,大皇子并没有抄录佛经。”

世子沉思一会:“那段时间,他在忙什么,忙到不可开交,什么都顾不上了。”

“周,李二人问斩后,大皇子每日继续抄录佛经,可字迹变了一些,虽不明显,但还是变了。”

“变得紧凑,急促,字与字的间距也变小了,淡墨扫过的地方分外突出,这说明那时的大皇子内心纠葛矛盾,举棋不定,尤其是佛经中的‘生’与‘死’两字写得格外大,用墨格外重。“

“或许那时候大皇子想做什么改天换日的大事,这件事,关乎生死,牵扯甚广,他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那会是什么事呢?”阿勒齐问道。

“夺嫡,弑君,谋反,勾结外族叛国……总之什么都有可能。”

“可最奇怪的是,大渊皇帝遇刺后,大皇子的字却变得流畅起来,字与字大小适中,有些错别字也不管不顾了,反而将错就错继续抄写下去。”

“不应该啊,按理说皇帝遇刺,做皇子的不说伤心也应该准备准备去夺嫡啊。”

“是啊,可依字迹来看,这时候的大皇子心境平和,潇洒随意,甚至文末的日期和心得也写得分外简单了。”

“我看了半天才明白,文末变成了画一个圈代表当日佛经已抄完,画半圈表未完。”

“变化更明显的是,心得也不再用文字表述,而是用点,勾,撇等莫名其妙的符号表述。”

“这些圈圈点点是不是说明大皇子变懒了,抄佛经抄累了,烦了。”

“非也非也,这只能说明大皇子此时的心态很平和,不再感觉肩负重任,也不再对自己抱有极大期许,故而不再严于律己,自我拘束,变得随遇而安,怡然自得。”

阿勒齐惊讶道:“那么枯燥的一沓佛经,世子您居然能看出那么多东西。”

将所有线索连成线,世子猛然悟道:“大皇子九月是想弑君,甚至不惜联合北羌,可是,太子抢先了一步,让陛下遇刺,半死不活,大皇子也就不用再做什么了。”

“世子,你还是人吗?这,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还记得我们在倦山抓的那个北羌探子吧。”

“记得,我一掌把他拍死了,然后推下山,装成失足跌落山崖,此刻,尸身怕是被狼给吃尽了吧。”

“他死前说过,京都有位皇子九月要来倦山,但迟迟未来,后京都戒严,他们也断了联系。”

“那么多皇子,怎么就确定是大皇子呢?”

“京都九月只发生一件大事,就是周,李二人的□□和问斩。”

“可是,这也不能确认是大皇子啊。”

“先生说过,周,李二人原本有机会逃走,大皇子已经铺好路了,可是二人放弃逃生,自愿赴死。”

“大皇子怎么可能做到,这天下,应该没有人能救那两个人吧,太子只是求个情都被禁足东宫了。”

“所以,九月,大皇子必是动用了所有的暗中势力,毫无保留,全力营救周,李二人,哪怕不惜血战京都,也要为二人开出一条生路。”

“没听说过周文甫,李苍雪和京都的皇子曾有过什么联系。”

“阿勒齐,你还记得吗?李苍雪在行刑前默念的是佛经,不是儒家经典,世人只知道李苍雪是一代大儒,文坛高峰,可鲜少人知道李苍雪也信佛。”

“楼先生好像提过,李苍雪后来弃儒修佛了。”

“没错,可世人都知,大皇子是真正的信佛之人,坊间还传闻,大皇子说不定哪天就剃头出家了。”

“世子,您的意思是说,李苍雪和大皇子有什么联系?”

“正是,所以,九月出了那样的事,大皇子必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